
作为大蒜种植区的群众,一到这个季节,心里就盼着大蒜茁壮成长,风调雨顺,稳产高产,价格能上涨一点,多收入一些,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大蒜对老百姓的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种好大蒜并不容易。秋天要优选蒜种,挑拣分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氮肥、磷肥、钾肥、饼肥、农家肥、复合肥,舍得下本才有好收成,深耕细耙,打埂作畦,一颗颗按下蒜母,覆膜、浇水,种子、肥料、薄膜、人工每亩投入二三千元。一个冬天提心吊胆,抗过了冻、旱、虫、病害,熬到春天,反青、抽苔,浇水、施肥,眼看着迎来一个好收成。
前年的大蒜价格不错,去年有所下降,老百姓算着今年应该稳中有升,所以,本地大蒜面积有所增加,出现了包地大户,有的种植几十亩、上百亩,个别户还有上千亩的,总体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目前蒜苗长势喜人,预计产量会好于上年。

本地南部乡镇主要种植薹蒜,去年蒜薹地头收购价7元左右,今年只有5元,比去年下降2元,从蒜薹价格推测今年大蒜价格,不容乐观,个人看法将会低于去年。
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大蒜价格中,抓住机遇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达到丰产又丰收呢?我觉得把握住以下几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一要卖早,大蒜刚下来,往往价格比较高,大家都想吃个新鲜,鲜蒜水分比较高,每亩鲜蒜五、六千斤,好的可达七千斤,1.5元/斤毛收入可达八千元左右,好的每亩万元不是梦。
二是出售干蒜有风险,风险收益不可控。每斤鲜蒜晒(晾)成干蒜一斤大约可得6~7两,价格每斤2~3元不等,好的时候可达4元,最贵的一年竟达到过7元,也就是“蒜你狠”,亩收入达到过2~3万元,但这样的机会十年难得一遇,多数情况下是前高后低,中间波动,卖干蒜不如卖鲜蒜。

三是要杜绝跟风心理,达到合适的价格果断出手,卖到手里才是钱。庄稼老农就是冤,越贱越不买,越贵越不卖,老想着价格高一点、再高一点,谁也无法判断啥时候是最高点,何况还有收蒜大户、资本炒作,前些年就有外地游资先低价收购,再炒至高价出手,赚到钱后迅速离场,导致大量农户前期惜售,后期卖不出去、大量亏损的情况。
四是二分、三分销售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鲜蒜瞅准合适的价格卖上一半或三分之一,留一半或三分之一遇到合适时机卖干蒜,或者鲜蒜、干蒜中间卖三分之一,采取组合销售法,可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减少后悔值。
大蒜收入对老百姓增收很重要,祝愿各位蒜农朋友们今年能够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家家丰产又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