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能智芯出品
艾迈斯欧司朗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具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与产品,涵盖汽车照明与传感领域,体现了其在推动汽车智能化、个性化与安全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在探展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核心技术的创新,包括EVIYOS™ HD 25高像素投影大灯、ADS蓝绿色信号灯、Aliyos LED-on-Foil技术,以及电容传感方向盘离手监测(HOD)和TMF882X多分区dToF感应技术的智能表面RGBi氛围灯等。
在汽车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下,汽车照明与传感领域创新已超越单纯的产品升级,成为车企在价格战中实现“低成本感知价值”的关键——消费者可能不愿为看不见的底盘调校多付费,但会为炫酷的灯语功能和夜间安全提升买单。
通过将创新聚焦于用户可感知的领域,车企能以较低边际成本撬动高附加值,最终在价格竞争与品牌溢价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Part 1
艾迈斯欧司朗汽车照明
与传感技术的创新亮点
● EVIYOS™ HD 25高像素投影大灯
EVIYOS™ HD 25高像素投影大灯是汽车照明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其核心在于在一块仅40平方毫米的发光面上集成了25,600颗独立可控的微米级发光芯片,像素间距仅40μm。这种高密度像素布局实现了道路照明的高分辨率投射。
从技术原理上看,每个像素能够根据车辆传感器数据和车厂指令,动态调节亮度和颜色,支持多样化的照明功能。
例如,在高速巡航中,大灯可根据路况和车速调整光型,扩大照明范围,提升驾驶员对前方道路的可视度;在车辆解锁时,迎宾光漫功能通过预设动画营造独特氛围,增强用户体验。

其在自适应远光辅助(ADB)功能上的表现尤为出色。通过与车辆摄像头协同工作,EVIYOS™ HD 25能够精准识别前方车辆和行人,迅速关闭或调暗对应区域像素,避免眩目,同时保持路面整体明亮。与传统LED大灯相比,其像素级控制显著提高了照明效率,减少了光污染。
这种精细化光束管理不仅优化了夜间行车安全性,还为智能驾驶场景下的道路照明提供了更高可靠性,对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ADS蓝绿色信号灯
ADS蓝绿色信号灯是为自动驾驶时代设计的创新产品,旨在满足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高效交互需求。
该灯采用SYNIOS® P2222紧凑型封装,尺寸仅2.2mm x 2.2mm x 0.6mm,便于集成到车辆的保险杠、后视镜等位置。其白色SMT封装结合无色透明硅树脂,确保了优异的光输出和稳定性,同时具备Class 3B级耐腐蚀性,能够应对复杂的汽车使用环境。

性能参数方面,搭配20颗单颗LED支持最大250mA驱动电流的Cyan LED,并提供多种色bin选择(典型值为CX = 0.065,Cy = 0.38)。例如,部分车企已将其用于自动驾驶状态指示,提升车辆辨识度。
这种信号灯通过颜色和闪烁模式传递车辆意图(如刹车或模式切换),增强了道路交通的协同性,是汽车智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视觉通信工具。
● Aliyos LED-on-Foil技术
Aliyos LED-on-Foil技术在外饰信号灯设计中开辟了新路径。该技术将LED光源集成于柔性薄膜之上,支持3D柔性造型,使灯具设计摆脱传统刚性结构的限制,为汽车外观美学注入更多可能性。其高光效、高亮度和高透明度特性,确保信号灯在各种环境下清晰可见。

从实现角度看,其LED间距为1.75mm,转向灯配置114个区块共4104颗LED,位置/制动灯配置270个区块共9720颗LED,通过精密电路布局和控制逻辑实现功能。然而,目前该技术仅支持2.5D曲面造型,完全3D成型的实现受限于材料和工艺。
在柔性照明技术上,美学与功能性的结合已为高端车型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电容传感方向盘离手监测(HOD)
电容传感方向盘离手监测(HOD)技术是自动驾驶安全的关键保障。艾迈斯欧司朗采用I/Q正交解调技术,通过双通道独立测量电阻和电容阻抗,分辨率高达14位,测量范围覆盖20-2000pF。其技术优势在于不受环境湿度影响,即使在潮湿条件或驾驶员佩戴厚手套时也能保持高精度检测。
相较于传统通过时间常数测量电容的方法(易受寄生电阻干扰),该技术分别检测电阻和电容,有效降低了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HOD技术通过检测手指数量和握力变化,判断驾驶员是否专注驾驶。HOD技术与自动驾驶系统联动,在检测到驾驶员手离方向盘时发出警报并调整模式,确保安全。

随着欧洲和中国自动驾驶法规要求驾驶员手不离方向盘,该技术将成为必备功能,其高可靠性为法规合规性和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 TMF882X多分区dToF感应技术
TMF882X系列基于直接光飞行时间(dToF)技术,在智能座舱交互中表现出色。以TMF8821为例,其支持3x3或4x4多分区调节,具备高灵敏度SPAD检测能力,检测范围为1cm至5m,视场角(FoV)可调至63º,能够实现多区域、多目标检测。
在智能表皮RGBi氛围灯应用中,该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手势识别算法和车规级MCU系统,用户通过简单手势即可控制灯光颜色、亮度或模式,提升交互体验。其片上直方图处理和低功耗940nm VCSEL(等级1)设计,确保了高效运行和安全性,为智能座舱提供了创新的交互解决方案。
Part 2
技术创新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及发展趋势
艾迈斯欧司朗的开放系统协议(OSP)星型拓扑简化了舱内系统架构,支持多设备接入,为高度集成化奠定了基础。
艾迈斯欧司朗的照明与传感技术革新,汽车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的变化趋势的一种体现。这种跨域协同不仅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为车企打造了可持续升级的技术基座。
不管在智能座舱领域,还是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从技术实现上看,这些创新依赖于高精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
例如,ADB功能的实时光束调整需要摄像头、处理器和大灯控制单元的高效配合,而HOD技术的精准检测则得益于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这种多系统融合体现了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趋势——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
● 面向未来,行业将呈现两大确定性趋势:
◎ 集成化与降耗并行:通过OSP架构简化线束布局、dToF芯片级低功耗设计等技术,在提升功能密度的同时降低系统能耗,破解智能汽车“功能增加与续航焦虑”的矛盾;

◎ 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随着自动驾驶信号灯颜色规范、HOD检测精度标准等法规完善,技术创新将从自由探索转向框架约束,但柔性封装、可编程光效等技术又为个性化保留了弹性空间。
这种“硬科技打底、软体验增值”的模式,正推动汽车从功能型产品向生态型平台跃迁,而照明与传感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价值坐标的核心变量。

小结
艾迈斯欧司朗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具展览会上展示的技术成果,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还在汽车智能化演进中扮演关键角色。从像素级动态照明的EVIYOS™ HD 25到柔性交互的Aliyos LED-on-Foil等,这些技术将安全、美学与智能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的边界。
在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这些创新为车企提供了“硬科技+软体验”的双重护城河,以个性化交互和品牌符号强化用户价值认同。智能汽车不应该仅仅是机械载体,而是承载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数字共生体。艾迈斯欧司朗的技术矩阵,正以光为语言,为这场变革点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