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有力量的,像笔,也会像刀。人言可畏,编剧是会写文章、写故事的一群人,他们的文字恐怕不仅仅是力量这么简单,小编只想针对最近宋方金、汪海林发起的某项倡议,说一些自己的看法,总体感觉:怪。
写东西的人都知道,表达观点就会有支持者,也会有反对者,在不是任何人粉丝的情况下,去看待汪海林在网络平台上的一些行为,只能说“毁誉参半”,他自觉自己浑身都是理,“道理“满身,”正义满嘴“,他可以表达对大众审美趋势的意义,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把流量作为攻击点?而且在跟很多网友的互动中,对于支持的观点,转发、认可!对于不同的观点,谩骂、讽刺!
其实,这次的事态已经不算是娱乐圈的事儿,所以小编也迟迟不想下笔,毕竟从情理、法理上来说,作为编剧、作家这个行业,抄袭是真的可耻、可恶的!
郭敬明、于正冤不冤?不冤汪海林说:(郭敬明和于正)二人都曾被判抄袭而没有道歉,如今以导师的面目出现,令行业气愤。
2006年5月,法院认定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的《圈里圈外》,整体上构成抄袭,判决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庄羽20万元,并停止关于《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出版和销售。
2014年4月15日,琼瑶在《花非花雾非雾》官方微博发表给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举报于正《宫锁连城》多处剧情抄袭《梅花烙》。
2014年4月28日琼瑶正式起诉于正侵权,12月25日法院判决《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五家被告共计赔偿500万元。在判决之后,被告方没有及时执行,直到2018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结果,钱赔了,但是没有道歉。
综上所述,抄袭是事实,侵权是事实,赔钱了是事实,没有道歉也是事实。
关于对于正的抵制,曾经也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我们不妨看看从2015年开始,于正公司还拍了哪些作品,有没有再涉及侵权和抄袭?
而郭敬明从2006年之后,是不是远离了抄袭呢?《小时代》被网友扒出部分内容雷同于美国作家萝伦·薇丝柏格《穿普拉达的女王》,《爵迹》被网友扒出疑似抄袭了《大剑》和《Fate/stay night》,争议真的太多。
其实在编剧、作家这个圈子,因为侵权抄袭打官司的人不少,但是其他人不出名,没有这么有名,大概也就悄无声息,被小范围抵制和开除了吧。
这一次编剧们的诉求是什么?一切还用从那封公开信开始入手分析,这封信《抄袭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第一段就讲事实,有抄袭劣迹的编剧、导演,他们做导师、嘉宾,是节目追逐点击率、收视率,我们不排除节目组选人的时候出于话题和热度的考虑。
但是汪海林骂鹿晗、肖战,宋方金说宋丹丹,是不是追逐点击率、博人眼球?当然这个群体当中这两位可能是个例,但显然他们也是最愿意把这事儿张罗下去的人。
公开信中认为资本和平台追捧“文贼”,是一种“审丑”行为。
这些从业者认为郭敬明和于正最大的问题是不道歉,不认错,不检讨,认为他们一直在做错误的示范,同时也提出了第一个诉求:
立即停止对这些“劣迹从业者”的宣传炒作,对相关节目做出修改调整。
所以这里说的是《我就是演员》吧?
接下来,又提到了第二个诉求:
严厉打击惩处有抄袭剽窃违法行为的编剧、导演,不给这些人提供舞台,将他们从公众媒体中驱逐出去。
综上,其实是两点诉求,其一是先把现在的节目给调整,其二是以后不要让他们出现。
这些诉求是合理的么?就像汪海林说的,在他们编剧圈子,于正和郭敬明早就被开除了,所以他们是无法进入任何编剧行业组织的,在这个圈子他们声名狼藉,朋友不多,也做不到一呼百应。
在这份公开信中,编剧们把“文贼”扣给于正郭敬明,把他们的抄袭门跟娱乐圈的劣迹艺人做类比,提出了新诉求,那就是让他们从公众媒体上消失。
以下这条大概是小编也想表达的想法,他们的措辞让人看起来很不适,甚至觉得有点像某种很多年前出现过的现象,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这难道不是解决的途径么?
其实,这段时间汪海林一直觉得于正没给自己回应,其实于正在电话采访中做了回应: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过去,我不对我的过去做任何解释。我以后会用我的作品,和我的一切来证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12月16日,关于母亲生日的微博中,于正写了这样一段
以前,我觉得我一张嘴说不了那么多,只能努力提高自己,让作品说话。以后我觉得其实不必说话,把答案交给时间。世界浩瀚无垠,时间却有限,我们还有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愿望没有实现,何必纠葛于人和事呢?就让法律问题交给法律,情绪问题自我调节,境界高一层,自在就多一分。
法律问题交给法律,让作品说话,其实就是他对抄袭门和这次事件的回应。时至今日,于正的微博认证还是“编剧于正”,但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是个被编剧行业抵制的人,而郭敬明的认证是作家、导演、出版人、主编 。
结语我们相信在公开信上参与呼吁的编剧、导演都是为了行业更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被认同,每个行业都希望自己健康有序发展。
于正和郭敬明不妨试一试,道歉吧,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偃旗息鼓不再呼吁“封杀”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