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人老了,心疼子女要适可而止,不要做出钱出力还被嫌弃的事,子女若不需要老人帮忙,不要主动去子女家“服务”,多些时间留给自己,拿着钱自己心里踏实
深以为然!我就是那个处处为女儿着想,出钱出力,却被女儿女婿嫌弃的老人。
历经一段时间的反思,我发现,只要我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把退休金也花在自己身上,我和女儿女婿的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和谐了。
女儿生娃后,因亲家身体不好,只出钱不帮忙带娃,女儿辞职在家全职带娃,我跟女儿居住不远,心里十分心疼女儿,每天早早地去菜市场买食材,赶到女儿家帮忙。
女婿因工作需要,经常上凌晨到早上5点半的工作,回到家里,一般都要睡一上午才起来。而我不理解女婿怎么能这样懒惰,本来日子过得就紧张,为啥不起来再做份兼职。
有了埋怨就多了几分不满,在女儿家帮忙干活,嘴比手更勤快,时常话里话外地说女婿。
有天,我说的太“痛快”了,女婿从卧室冲出来说:“我又没有请你来,你从我家出去。”
女婿还没说完,人就支撑不住倒在沙发里,女儿赶紧打120,送到医院,居然是脑出血。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出钱出力,管的太多,手和嘴都太长了,跟女儿保证,再也不去了。
来自58岁周静的自述,真挚又心酸,做父母的为子女托举和兜底,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
我叫周静,今年58岁,退休多年,每月有4800退休金,独生女儿成家有娃。
女儿结婚一年,老伴因病过世,我的心塌了,才会紧紧地想抓住女儿。
女儿女婿的婚房是我和已逝老伴很早就买好的,跟我们隔壁社区,一碗汤的距离。
女婿家有三个儿子,亲家夫妻说这个儿子就当是我家的“上门女婿”好了。
亲家在我女儿结婚时,给了66000彩礼,又给了38000五金费用,其他啥也没有。
房子是我女儿的婚前房,不过在我名下,车子是我家老伴开过的旧车。
老伴走后百天,女儿查出怀孕四个月了,这帮年轻人啥也不懂,怀孕这么久才知道。
因忙碌老伴的后事,加上情绪上的波动,女儿有点流产的先兆,建议卧床静养。
女婿心疼我家女儿,让女儿辞职养胎,而我就这样养成每天去女儿看她,帮她的习惯。
女儿生娃,亲家母说没时间过来,给了10000红包,我出钱给女儿请的月嫂。
我跟着忙碌,女儿说为了不打扰女婿的正常工作,在我家坐月子,等外孙半岁再回去。
我习惯家里有个小娃娃,女儿回家,我恨不得也跟着搬过去,可女儿说要有自己的空间。
女儿在我的劝说下,又给自己找了份在家能干的兼职,在网上给自媒体账号做编辑。
我每天在家忙碌完自己的事,就早早地去菜市场购买食材,到女儿家上岗做家务带娃。
女婿工作黑白颠倒,可我觉得年轻人懒惰,大白天的出去跑车,做兼职,多挣些钱养家。
我年轻时也干三倒的工作,我下了夜班,还不是带娃,做家务,只要下午睡一觉就好。
所以看女婿一睡就是一大上午,心里来气,觉得他不心疼我就算了,也不在意我女儿。
女儿在网上做兼职,还学习写作,想给自己找份在家就能挣钱的工作,这样啥也不耽误。
看到女儿那般拼命地挣钱,做母亲的心疼,觉得男人挣钱养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也许是我过于唠叨,也或许是赶上女婿情绪不好,觉得我时常拿话敲打他,让他没面子。
女婿背地里跟女儿说,如果我再这样就跟我女儿离婚,还说他在家里就是受气包。
那天,也许所有的矛盾都积攒到一起,我在拖底时动静大了,说话的语气冲了。
女婿从卧室走出来,一脸疲惫地冲我吼,还没说几句话,自己就倒在了沙发上。
女儿赶紧打120,我也慌了神,抱着小外孙,坐在阳台上看着,心里在默默祈祷,自责。
好在女婿只是轻微的脑出血,输液就过来了,女儿却找我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女儿说,让我不要再去她家带娃干家务活,以后,每天她把外孙给我送家里来。
中午她过来跟我一起吃饭,下午她把外孙带回去睡觉,就不给我送来了,让我好好休息。
女儿说我们是两个家庭,是两种生活模式,最好能做到互不打扰,又彼此照应就好。
我觉得是女婿的错,明明是年轻人的不对,我这个母亲出钱出力,还不让说话了。
女儿耐心地跟我说:“妈,您还不老,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必整天围着我们转,您还可以出去跳跳舞,或者跟别人一样,去你喜欢的地方旅居。”
我终于想明白,自以为出钱就能随便指使人,多管闲事,是干得多说的多的老人。
这也是很多老人的通病,需要改,而且还要立刻马上改。
到了女儿家,看到女婿,我主动跟他认错,说自己不该这样,也不该那样。
女婿也说了他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只是,有些话,有些事赶到一起了。
跟女婿化解矛盾,我重新调节自己的生活,每天依然是早起收拾家,早早去购买食材。
然后安静地等女儿把外孙给送过来,我陪伴外孙,中午女儿过来,我们一起吃顿饭。
有时,女儿不在我这里,说女婿已经做好了,她把外孙接回家,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吃。
我就睡午觉,睡醒后,骑上我的“小宝马”到公园里锻炼,跟别人一起跳舞,散步,闲聊。
原来,我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一个人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回家后,看看书,追追剧。
再也没有主动给女儿打过电话,更没有主动去女儿家帮忙。
日子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女儿女婿已经成家,我不能过多干涉。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女婿对我更加尊重,过来看我也是满脸的笑意。
一碗汤的距离,彼此不干涉的生活,才是老人与子女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