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中国制造衣服喊抵制,白宫发言人莱维特毫引热议,重演旧故事

光电科技君 2025-04-15 11:22:26

特朗普大打“关税战”时,28岁的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的衣着引起了热议,网友们发现:接连几天,衣着光鲜的莱维特所穿的衣服都是“Made in China”。甚至来自产地的网友表示,这些衣服都是他调的色染的。或者花边来自东莞麻步镇工厂。他们表示唯一不同的是,价格从几十美元被卖到了几百美元。

可能嘴上喊着抵制中国衣服的莱维特,私底下就要抱怨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价格上涨太快。这也不稀奇,从奥巴马时期开始,他们就开始享受着中国供应链产品带去的实惠,然后说一些不着边际抵制的言论。

这几天,中国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就探访了特朗普大厦,发现了他们掩耳盗铃的神操作。商店内中国产纪念品的“Made in China”标签被价签刻意覆盖,试图营造“去中国化”假象。

其实,这一幕已经是美国的常规操作了。2013年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讲时,阵风将其身后的港口起重机上贴着的美国国旗吹落,结果被国旗遮盖的地方赫然标着ZPMC(振华重工)字样。

到了2021年,拜登在巴尔的摩港演讲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布置会场时工人就用一面超大尺寸的美国国旗遮盖了“上海振华重工”等汉字。

而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以及第二个任期竞选的物料其实基本都来自中国。可以说,他的生活和工作早就离不开“Made in China”,却又在掩耳盗铃。

美国作家唐·温斯洛的推特发布的视频《特朗普中国制造》也披露了特朗普“嘴上美国制造、行动中国制造”的真相:贴纸一撕,全是中国制造。

实际上,全球化推进至今经历了漫长的磨合,供应链的重构不是谁拍脑袋喊口号能决定的。无论是美国人的生活,还是美国的产业,从中国的全球化中享受到了足够多的福利。

他们把自身遇到的经济发展问题,强加到其他国家身上,并使用关税作为武器,讹诈和威胁整个世界,其实本质上是美国衰退的具象化。

过去,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就能收割全世界,但是现在收割能力下降,就认为那些辛辛苦苦制造产品的人赚了大钱,不仅威胁打压,还试图自己重建。殊不知几十年前,他们挖空心思要把这些产业移出美国。

但是,早已经为时已晚。哪怕是一顶印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也需要几个供应商配合。美国工业供应链严重不足、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政策极不稳定等是客观现实,即便强硬地违背市场规律生产,最终也会发现,还不如直接进口。

关税加到最后,都还是美国人自己买单。特朗普把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到145%之后,美国的很多商品价格都已经飙升,很多美国的中小企业主和农场主已经表示难以支持。

正如婴幼儿商品代理商Busy Baby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eth Benike所言:她的客户群包括一些新手父母,他们无力承担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没人会愿意花两倍或三倍的价格买我的产品,他们根本买不起。

0 阅读:109

光电科技君

简介:关注科技进步,解析行业发展,深度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