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一场绚烂的烟火在深圳比亚迪总部大楼上绽放——
比亚迪,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但这场盛会庆祝的,不仅是比亚迪第1000万台新能源车正式下线,还有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辉煌(没错,全国的新能源年产量也突破了1000万台)。
从整体销量上看,不仅比亚迪以50万月销量断崖式领先,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也凭借着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占据了榜单的前几名;
而50%的新能源渗透率、以及众多高端品牌的崛起,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品牌不仅能造车、会造车,还能卖得动、卖得好。
不过在这场盛会背后,却有一件“糟透了”的大事发生!
这一点,还要从比亚迪的30周年、以及王传福长达30分钟的演讲开始说起。
01. 三十而立,立于何地
王传福用一句话概括了比亚迪的成长经历,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缩影——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很多人都认为,王传福所说的这条路,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
但2014年至今,国内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过江之鲫。为什么在同一条路上,有人高歌猛进、有人折戟沉沙?
因此,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专注新能源才能大获成功”,而是选择专注技术、厚积薄发,才能像比亚迪一样,迅速进入高速发展期。
1999年,比亚迪还在生产电池的路上披荆斩棘时,就斥370万巨资购入了一台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这笔钱,甚至比当时的创业资金还要多!
而作为国内第一家非国企购入这款设备的比亚迪,在当时内部甚至没人会使用这台高端仪器。于是,比亚迪开始邀请清华教授“上门辅导”、聘请众多高学历专业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刻苦钻研。
王传福的要求只有一个:必须要搞懂和电池相关的所有技术原理!
要知道,当时正因智能手机等设备的诞生而掀起锂电池崛起的风口,谁能填补国内锂离子电池技术空白,谁就能趁势崛起。
其实在国内,各行各业都有这样一掷千金豪赌的企业。海尔、格力、京东方,再到吉利、奇瑞、宁德时代,都认清了技术为王的真谛。
而比亚迪,是最敢的,也是用成功印证这条路的先行者。
当时的比亚迪,仿佛患上了“技术火力不足恐惧症”:
在自研锂电池的过程中,比亚迪从用喷枪把碳粉喷在铜箔上制造极片、将化学材料制作成正负极原材料,到量产过程中的卷绕机、激光焊接机等整条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再到后续持续的技术研发……几乎玩了个遍。
也因此,比亚迪拿到了摩托罗拉、诺基亚、TCL等当时“顶流”手机企业的订单,完成镍电池到锂电池的华丽转身,更为中国技术擦亮了招牌。
而“技术为王”这一口号,也同样被比亚迪延续到造车领域。
事实上,比亚迪算是在专利护城河领域最先觉醒的那批企业,也给许多后来者们树立了专利意识与发展的方向。
在比亚迪总部,还有着全球最大的专利墙——共展示了甄选出来的1250件专利证书。
事实上,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数量已超过4万项,授权专利数量也已经超过了2.8万项。
甚至网上流传着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池”,在市场需要时就按需捞取,通过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的传言。
抛开真假不谈,但在特殊时期的比亚迪,的确展现了非凡的技术攻坚实力。
仅用了3天时间,比亚迪就画出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后就攻克难关,完成了口罩机的生产制造流程;一个月后,单日产能突破1亿只,也成了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不仅展现了比亚迪的技术能力,更是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速度和产业化的先进性。也正是从运往全球各地的口罩中,中国智造再一次被世界提起。
这当然不只比亚迪一家的功劳,但它却是一面镜子,照进了现实。
而这一切成功的技术攻坚能力,都来源于同一批人——中国工程师。王传福也坦言,比亚迪能够成功,正是因为吃到了时代赋予的“工程师红利”。因为对技术的追求和执念,比亚迪聚拢、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人才,这些工程师也成了比亚迪坚持技术路线的最大底气。接下来,比亚迪看向了更为关键的第二步。
02. 技术与人,人与传承
相信有不少朋友知道,比亚迪用了15年才完成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的目标;但实现第二个500万台,却只用了15个月。
这份令人震惊的“加速度”背后,更关键的是如何扩大辉煌、延续辉煌。
于是,比亚迪做了三件事:
第一,将比亚迪的故事和理念以及工程师文化写成了《比亚迪基本刚要》和《工程师之魂》两部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归属感;
第二,宣布即将发布仰望商业研究院,让仰望车主能够面对面和比亚迪高管进行交流,学习比亚迪三十年的成功经验;
第三,捐赠30亿教育基金,让工程师与人才实现传承。这笔钱将分批捐赠给全国多所高校当做奖学金,部分也会以新能源解刨车的形式捐赠给全国中职以上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作为科普展具。
不难发现,这三点的核心,都是技术与人的传承。
其实在去年,王传福在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时还曾哽咽回忆道:当时真的是命悬一线。
自2010年起,比亚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沉寂。在同期国产车企已经做到10万月销的时候,比亚迪还稳定在三万的数据,一度被戏称为“比三万”。
2019年,比亚迪利润率同比下降40%,光伏等业务全面收缩,甚至有车企把招聘摊位摆在了比亚迪大门口,想要挖走比亚迪培养多年的技术骨干。
有坐不住的股东指责:“2019年只有16亿的净利润,扣费后只有2个多亿,怎么敢在研发上砸80多亿?”甚至想要介入公司管理、大换血高管团队。
但比亚迪的技术一直在进步,比亚迪的工程师团队从未停止征程。
2020年,传承18年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变成了刀片电池;
2021年,传承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成为了DM-i技术;
2021年,传承14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诞生为e平台3.0;
2023年,传承19年的四电机创新技术路线,最终推出了技惊四座的易四方!
奉行“工程师文化”的比亚迪,即便所有的厂房、设备、股票、专利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们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似乎只要人还在,这份技术与精神的传承就不会断绝。
如今,中国的汽车品牌早就不是那些拆丰田、拆奔驰进行逆向研发的“穷小子”了,已经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制造的底蕴,各自拥有屹立于市场的“独门绝技”。
以至于大众集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搭建软件部门,福特也试驾研究起最新的小米汽车,乃至斯特兰蒂斯直接投资零跑汽车,展开深度合作。
诚如王传福所说,这个时代任何的领先都不是绝对的。
我们除了敬畏市场快速变化外,更要将敢于坚持技术、用技术看到未来的成功原因总结传承。
因为机会来时,只有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03. 制造之利,利归于国
2016年,有网友拿着15万预算想买人生中的第一台车,1.5T的本田思域当时的售价是15.59万元,还要加价1万元的“装潢费”才能提车。
而这“装潢”,只是4个脚垫、一套玻璃膜,成本价不过1000元。
(@知乎用户孝城金龙)2023年底,想换车的他惊讶地发现当年20万才能落地的雅阁,只需要14万,当年“高攀不起”的1.5T思域起步价只要10万块。降价就不提了,就连服务态度也是180°大转弯,可谓是笑脸盈盈。网友不禁感慨:是他们良心发现了吗?答案显而易见。
因为产品本无国界,但品牌有国界。而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与产品,意味着国民能否享受到最优质、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毕竟当你没有一样东西时,想得到它需要付出的代价才是最大的。
产品如是,技术如是,哪怕是文化、游戏这些看似虚幻的东西也如是。
而除了中国品牌崛起,关系到更多人的,其实是大众生活的品质。
上世纪70年代,日系车的崛起带动了日本零部件制造、化工业制造等无数产业。随着产业工人收入增加,带动的消费又可以惠及到文化、影视娱乐、旅游等无数行业。
当时,一名丰田员工的收入足以养活一大家人是常态。繁荣的日系车产业,也支撑着1亿人口的日本迈入了发达国家序列。
如果,我们的汽车产业一直低迷,那么国民积累的财富就会随着购买外国品牌车持续流出,我们只能在利润低微的廉价劳动力里挣扎。
只有当吉利、奇瑞、比亚迪、上汽、东风、蔚小理、小米们逐一“觉醒”,推出值得信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切才能反转。
不论国车卖到30万、50万还是100万,这笔钱的丰厚利润大多都将惠及国内民众,流入国内市场,成为淘宝卖家的利润、成为隔壁菜市场王大妈的利润、成为保洁阿姨的利润……
但这对今年利润暴跌94%的日产、下跌31.4%的奔驰、以及下滑27%的保时捷等全球品牌来说,可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随着更多中国品牌销往全球各地,全球品牌如何抵挡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输出?
或许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写在最后
1994年成立之初的比亚迪,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那时,国内造镍电池最便利且赚钱的方法是购入日本先进的电池生产设备,但比亚迪却另辟蹊径,靠自研夹具等设备使用人工替代高昂设备。
在质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比亚迪将成本控制在日系电池的四五分之一,最终顺利逆袭。
这只不过是制造业里,中国人再一次用“小米加步枪”反包围飞机大炮,成功实现制造业逆袭的一个缩影。
时至今日,尽管还有许多人嘲讽比亚迪廉价、压榨、低端,但比亚迪从未放弃过“工人红利”,坚持在全产业线实现自研的路线。
相比于能外包降本就外包的“主流玩法”,比亚迪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今年9月,比亚迪总员工数甚至已经突破90万大关,是全球车企之最,人工成本高达百亿。
但也正是因此,“技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比亚迪可以基本上实现内循环,也借此积累,才能拥有15个月狂产500万台的产能奇迹。
这背后藏着的,正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懂得的浪漫。
一种吃饱、穿暖、有尊严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