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彭湃等四人在上海遇害,一医生密报陈赓:我知道叛徒住哪

蔡妹子 2024-12-05 18:06:41

引言:

1929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一场秘密会议在上海被敌人破获,导致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土贞四位共产党要员被捕并在龙华英勇就义。这一重大损失震惊了整个党中央。周恩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军委秘书白鑫的"被捕获释"极为可疑。随后,一位化名"10号"的地下党员医生柯麟向陈赓密报:白鑫正藏身于上海特务头子范争波的公馆中。这个意外的情报线索,揭开了这起震惊党中央的叛徒案,也为后续的惩处行动指明了方向。

大纲: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

1929年中共党内形势

彭湃的革命生涯与地位

白鑫的政治背景与思想动摇

二、龙华四烈士之死

8月24日秘密会议被破获

营救行动的失败

四位同志英勇就义

三、叛徒身份揭露

周恩来的调查与怀疑

张际春获释之谜

白鑫叛变的原因剖析

四、医生密报与后续

柯麟医生的地下党身份

白鑫行踪的获知过程

顾顺章与陈赓的跟踪监视

特科的惩处行动计划

1929年,彭湃等四人在上海遇害,一医生密报陈赓:我知道叛徒住哪

1929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一场秘密会议在上海被敌人破获,导致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土贞四位共产党要员被捕并在龙华英勇就义。这一重大损失震惊了整个党中央。周恩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军委秘书白鑫的"被捕获释"极为可疑。随后,一位化名"10号"的地下党员医生柯麟向陈赓密报:白鑫正藏身于上海特务头子范争波的公馆中。这个意外的情报线索,揭开了这起震惊党中央的叛徒案,也为后续的惩处行动指明了方向。

烽火岁月 革命先驱

1929年的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白色恐怖笼罩,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正处于低谷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批革命先驱仍然坚持斗争,其中就包括了被誉为"农民运动第一人"的彭湃。

彭湃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地主家庭,却在1924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创办了著名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1927年11月,彭湃在海陆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这一革命壮举让国民党统治者惊恐不已,也让彭湃在党内威望日隆。

1928年,中共六大选举中,彭湃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随后前往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等重要职务。

在这段时期,另一位重要人物白鑫也逐渐崭露头角。作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白鑫与林彪同窗,两人都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白鑫的革命生涯开始时一帆风顺。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叶挺部队担任政治教导队指导员,职务之高超过了当时还是排长的林彪。

八一南昌起义后,白鑫来到海陆丰地区,与彭湃领导的农军汇合。凭借其军事才能和政治素养,白鑫很快被提拔为中央军委秘书。

然而,革命形势的严峻和个人遭遇的变故,让白鑫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他的表弟在海陆丰起义后叛变被处决,这件事让他对彭湃心生怨恨。

与此同时,白鑫的哥哥在南京被服厂任职,与国民党上海情报处长范争波交好。在种种因素影响下,这位曾经的革命同志最终选择了背叛。

1929年初夏,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大批革命同志被捕。党组织面临着空前的考验,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血雨腥风 龙华殉难

1929年8月24日,上海一处隐蔽的会议地点内,彭湃正在主持一场重要会议。参会者都是中共要员:中央军委主任杨殷、军委委员颜昌颐、江苏省军委委员邢土贞,以及上海市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国民党特务突然破门而入,将在场人员全部逮捕。这次突如其来的抓捕行动,让中共中央军委元气大伤。

消息传到周恩来处时,他立即召集中央特科的骨干力量,连夜制定营救计划。通过情报网络,特科很快得知国民党准备于8月30日在龙华处决被捕的同志。

营救行动由周恩来亲自指挥,顾顺章、陈赓、康生等党内情报战线的精英悉数到场。他们在预计的囚车必经之路上设伏,准备强行解救被捕同志。

为确保营救成功,特科配发了全新的武器给参战人员。但计划出现了意外:新枪上抹满了厚厚的机油,一时难以擦拭干净。

当押解囚车驶过埋伏地点时,营救人员的枪支因机油过多无法及时射击。周恩来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囚车驶向龙华。

当天,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土贞四位革命同志在龙华英勇就义。龙华的枪声传来时,在场的同志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这次失败的营救行动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敌人似乎对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了如指掌。一定有人向敌人泄露了机密信息。

周恩来开始着手调查叛徒的身份。通过梳理会议参与者的情况,一个重要线索浮出水面:为何张际春被捕后很快获释?

经过调查发现,张际春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由于蒋介石对黄埔一期学生特殊照顾,派中组秘书曾扩情专程赶到上海警备司令部,将张际春保释。

与此同时,上海地下党的情报网络传来消息:在这次会议现场,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中央军委秘书白鑫。而白鑫在8月24日失去联系后,竟也像张际春一样获得了自由。

这两起蹊跷的"被捕获释"事件,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警觉。他开始将调查重点转向白鑫,一个惊天的叛徒案正在浮出水面。

秘密调查 真相大白

9月初的一天,周恩来正在办公室研究白鑫的案情,一份秘书送来的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报告显示白鑫被敌人抓捕后获得无罪释放。

周恩来立即召集特科负责人开会,部署对白鑫的秘密调查工作。特科的同志们发现,白鑫获释后没有按照组织纪律立即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调查人员在上海法租界追查白鑫的行踪时,意外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一位在法租界开诊所的医生,经常出入上海特务头子范争波的公馆。

这位医生名叫柯麟,化名"10号",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因为医术高明,被范争波请去为其家人看病。

柯麟在范争波公馆看病期间,无意中发现白鑫正藏身于此。他通过秘密联络方式,迅速向陈赓报告了这一重要情报。

特科的同志立即对范争波公馆展开了严密监视。他们发现白鑫不仅住在公馆内,还经常与范争波密谈。

通过进一步调查,特科掌握了更多证据:白鑫在被捕后很快就叛变了组织。他向敌人提供了8月24日会议的全部细节。

白鑫不仅出卖了彭湃等人,还将大量党内机密资料交给了范争波。范争波为了收买白鑫,不但给予他优厚待遇,还安排他住进自己的公馆。

特科同志还查明,白鑫的叛变与其家庭关系密切相关。他的哥哥在南京任职,与范争波有着密切往来。

在柯麟医生的配合下,特科获得了范争波公馆的详细内部结构图。这些情报为后续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赓指派特科的精干力量,对范争波公馆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他们记录下白鑫的一举一动,等待组织下达最后的行动命令。

与此同时,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处置这个叛徒。会议决定由顾顺章负责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特科的同志们还发现,白鑫在范争波公馆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他每天在院子里散步,甚至还计划去南京谋求更高职位。

柯麟医生继续以看诊为掩护,定期向组织传递范争波公馆内的最新情况。他的这些情报为特科制定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恢复正义 叛徒伏诛

1929年10月的一天,柯麟医生按照惯例来到范争波公馆为病人看诊。他注意到白鑫最近变得格外谨慎,已经很少外出活动。

特科根据柯麟医生提供的情报,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行动计划。陈赓亲自带领一组行动人员,在范争波公馆附近租下了一间房子作为临时指挥所。

顾顺章带领另一组同志负责外围警戒,防止敌人增援。特科还安排了两名女同志假扮成家庭主妇,在公馆周围摆摊,监视公馆内部的动静。

行动前夕,周恩来给陈赓下达了最后指示: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要在不惊动范争波的情况下处决叛徒。这个任务的难度不亚于在老虎嘴里拔牙。

10月15日清晨,柯麟医生照常前往范争波公馆看诊。他借机将一份重要情报传递给了特科:白鑫计划当天下午外出参加一个茶会。

特科立即调整了行动方案,决定在白鑫外出时动手。下午三点,白鑫果然走出了范争波公馆的大门。

早已埋伏在附近的行动小组立即展开行动。两名女同志假装争吵,挡住了白鑫的去路。就在白鑫驻足观望时,陈赓带领的行动小组迅速将其控制。

整个抓捕过程干净利落,没有惊动范争波公馆的任何人。白鑫被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屋,特科对他进行了突审。

在铁证面前,白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不仅供出了自己出卖彭湃等人的详细经过,还交代了更多潜伏在党内的叛徒名单。

特科根据白鑫的供述,连夜向周恩来提交了详细报告。周恩来当即下令,要在最短时间内肃清这些隐藏的内奸。

几天后,白鑫被秘密处决。这个曾经出卖同志、导致彭湃等革命先烈牺牲的叛徒,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范争波直到数日后才发现白鑫失踪,但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特科的这次行动,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还为后续清除叛徒打下了基础。

柯麟医生在这次行动中立下大功,但他依然保持着普通医生的身份,继续为党的地下工作服务。这位默默无闻的革命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场惊心动魄的特科行动,不仅为龙华四烈士复了仇,也粉碎了敌人企图通过叛徒打击革命力量的图谋。白鑫案的成功侦破和处置,为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的地下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