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历2023年的大年三十一定要珍惜,因为今后五年,都不会出现年三十。

腊月是农历年末的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叫做“年三十”又称为“除夕”,意思是除旧迎新。
但从日历表上来看,除了2023年腊月有年三十,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也就是说,2024年到2029年这五年的腊月都没有三十。
为什么会连续出现,五年都没有年三十的现象,年三十为什么会消失?这都和“月亮”有关。

现在人们用的纪年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历。
阳历是按照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周期为365.2422天。但在2月份中将会出现,28天或者是29天的现象,阳历的天数也就为365天或者是366天。
阴历按照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来纪年。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月”,由于太阳和地球、月亮位置的关系,在这一天是很能看到月亮。而每个月的十五,月亮最圆最亮,被称为“望月”。月亮的一缺一圆为一个月,平均天数29.5306天,一年12个月,每年的天数为354.3672天。
由于两种纪年方式的不同,阳历和阴历,每年出现了11天左右的天数差。为了协调阳历和阴历差,就有了阴阳历,也就是现行的农历。
农历实行了“19年7闰”的纪年方式。也就是说,每十九年中,就会现七个闰年。每个闰年中的闰月是不固定的,这也是经过纪年历法精确计算出来的。
农历闰年的天数为384天或385天,平年为354天或355。这也就出现了农历十二个月中有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当腊月遇到了小月,就是29天,也就出现了没有“年三十”的现象。

如何置“闰”
连续出现五年没有年三十,和农历置“闰”也有很大关系。
农历采取“十九年七闰”,很好地弥补了阳历和阴历的天数差,避免了四季轮回的混乱。在古代的农耕社会,气候直接指导农事活动,为了一年的天数,能和四季对上节奏,古人增加了一年的天数,设置了“闰月”,也就有了现行的农历。
除了置闰,古人还利用日晷测量出了,一年当中最长和最短的一天。古人把这两点之间的天数,分为二十四段,根据地球绕太阳每公转15度为一等段。根据气候不同变化,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来“置闰”。古人把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采用“无中置闰”法,即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闰月从“冬至”开始,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就开始置月,在月份的前面加上“闰”,就出现了“闰月”。
就像2023年农历2月过完,下一个月没有中气,就闰2月。全年就有13个月,共384天,多出了一个立春,属于“双春年”,也就出现了农历2024年为“无春年”,出现了没有“年三十”的现象,并且是连续五年没有,所以人们一定要珍惜过好,农历2023年的“年三十”。
在这里也祝愿大家,2024年:顺风顺水顺财神,一路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