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澜,面试央视主持人时,前后经过了6层选拔,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
好不容易到了最后一轮,考官突然扔出个问题,打得杨澜措手不及:“你敢不敢穿yong装出镜?”
那时的人们思想还十分保守,杨澜精心准备了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万万没想到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但紧接着,杨澜回答了一句话,直接被录取了!
她镇定自若地说:“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关键要看得不得体。”
不得不说,主考官的眼光很准。
同年,杨澜和赵忠祥开始主持的《正大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欢。
1994年,杨澜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这个奖项是中国主持界分量很高的奖项,她的能力再次得到了肯定。
这就是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普通人常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而高手则能站在更高的视角,给出第三种选择,轻松化解难题。
01.二选一问题的解决策略,跳出问题,还原真正的目标
当对方抛出一个问题,让你从A和B选项中选择。
假如至少有一个选项不合理时,说明这个问题表面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这时,我们需要跳出问题本身进行思考,重新梳理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目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拿杨澜的例子来说,回答“不敢”,肯定就没戏了;
但是如果回答“敢”,貌似也不对劲。
首先,这不是选美比赛,为什么要穿成那样?
其次,这样的穿着不符合常理,别说是90年代,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没见过什么节目,需要主持人出镜时穿的这么清凉。
所以,这个选项显然也不合理。
考官抛出的问题,表面的目标是考察个人是否有能为职业牺牲的勇气。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自然会回答敢,并列举出自己是如何勇敢的例子。
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考题背后隐藏的真正目标是,主持人是否需要有自己的立场。
因为主持人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大众,职业比较特殊,要随时考虑到舆论的传播方向。
所以,有能为职业牺牲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有正确引领舆论的立场。
而杨澜的回答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正是考官想要的回答,所以马上被录取了。
02.选项唯一且明显无法完成,还原最初目标
如果对方给了你一个明显不能完成的任务时,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2008 年,为了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成果,打算以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著作《激荡三十年》为基础,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
节目组请了罗振宇来做策划,纪录片准备拍30集,而且预算只有300万,需要在3个月内拍完。
第一次开会,大家就傻了眼,因为不仅预算少而且时间紧张,最难的是人物采访。
这本书写的都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企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想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部预约、采访,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在整个团队陷入绝望时,罗振宇缓缓说到:“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不能采访旁观者吗?”
大家一时蒙圈,罗振宇清了清嗓子接着说:
“我们书中的当事人,一个也不请,只做外围采访。比如,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不用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大家顿时呆住,但是这似乎是唯一可行之路。
于是,节目组马上动手,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将近300 个与当事人相关的对象,进行集中式访谈。
《激荡三十年》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即便是有机会采访到,也被团队有意绕过。
最后,节目拍摄按时顺利完成,而且该纪录片抱回了该年度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纪录片大奖。
这个例子中,3个月拍出30集的名人访谈记录片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这个时候,还把如何解决短时间名人采访问题当做目标,显然只能进入死循环。
罗振宇正是跳出了问题本身,重新还原了被大家忽略的真正目标:为了展现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
于是,从表面的问题抽离出来,开辟了到达真正目标的新路径:用旁观者的角度展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3.多选项的策略,跳出问题,重新定义目标
那么,当选项较多而每一个都是合理的、可选择的,该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要做的同样是跳出问题本身,把影响各个选择的共同因素提炼出来,按照对自己的重要性把这些因素进行排序。
然后重新定义目标,答案就能浮出水面。
传闻乔布斯每次做产品决策前,都会叫属下把方案设计一并放在那,然后闭目静坐,最终决定选择哪个。
后来乔布斯说:“要有遵从自己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经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他对苹果产品的定位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那么,他说的“遵从自己内心和直觉的勇气”指的就是,选择设计方案时,把科技创新和艺术感作为首要因素考虑,然后依次排序进行选择。
再举个例子,打算买房子,看了许多,暂时有4套房子相对满意。
因为手头的预算有限,所以这4套房子都各有优缺点,没有一个是完美的。
这时,它们其实就是选项ABCD,如果盯着这4个选项看,把选出哪套房子当成目标,总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该怎么办呢?重新定义目标。
比如,我认为购房的几个因素是:位置、小区环境、户型、实用面积、物业服务。
对我而言,这几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是:位置>户型>实用面积>物业服务>小区环境。
那么新的目标就成了,把选项ABCD依照这几个因素进行排序。这样一来,选择就变得很轻松。
04.破解难题的底层逻辑
总而言之,无论面对什么困难的选择或任务,想要破解,其实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原则:转换逻辑层次看问题。
NLP(神经语言程序)领域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把人的逻辑思维分为6个层次。
从下到上分别为: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信念/价值观层、身份层与愿景层。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应对模式。
1.环境层
聚焦于外在环境,包括天时地利人和。比如业绩不好是因为竞争太激烈,生活不如意是运气不好。
2.行为层
关注自身行为,有没有行动,采取什么行动。比如收入低就多做兼职。
3.能力层
关注能力提升,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比如工作没有做好是因为能力不够,要加强提升自己的能力。
4.信念/价值观层
关注的是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5.身份层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愿景层
关注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典型人物有:乔布斯“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
上三层决定下三层,下三层的问题都可以用上三层的思维解决。
用下三层思考问题的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提高思维层次到上三层,问题可能就会变得很容易解决,甚至连问题本身都会消失。
比如说,一个整天怨天尤人,抱怨自己运气差的人。
假如思维层次从环境层提高到能力层,那么他就会主动行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被领导青睐或获得某个机会的概率大大提高,好运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整个生活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而上面提到的三个故事,他们之所以能快速解决问题,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
杨澜把问题从行为层(敢不敢)提升到了信念层(主持人的立场是什么)。
罗振宇把问题从行为层(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实现在3个月采访大量名人的目标)提升到了信念层(展现改革30年成果最重要)。
乔布斯把把问题从行为层(选择哪个设计方案)提升到了愿景层(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要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是升级思维,否则就会被问题困在原地。
破局的关键,是提高看问题的思维层次,用更高的视角看待原地不动的问题,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