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9月25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大会,也就是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正在火热进行,然而这次表彰大会的主角却不再是声名远扬的将军们,而是来自部队一线的350名战斗英雄。
这350位英雄中有负伤11处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当代周泰”刘四虎,有拿特等功好像日常签到一般简单的张英才,有率领一个班的战士打败敌人两个连队的张明,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吕俊生。
排在华北军区英雄榜榜首的吕俊生人称“当代吕布”,他是八路军中人尽皆知的传奇,身高1米92有着惊人的臂力,曾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击溃敌人108人,更为难得是全连仅有1名战士轻伤。
在这场英雄大会上,毛主席曾握着吕俊生的双手称赞他“十分厉害”,8次一等功彰显了这位兵王的实力,吕俊生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军中的传奇?他又创造了怎样辉煌的战绩,能够被称为“当代吕布”呢?
英雄不问出处出生在河北邢台一个不知名小山村的吕俊生出身平平,或许唯一值得说道的就是他和《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来自同一个地方。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曾对武松有这样一句评语:“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句极高的赞扬在吕俊生身上同样适用,可谓分毫不差。
虽然出身贫困山村,但吕俊生的身体素质却非常优秀,不仅长相清秀英俊,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更是生了一副比常人大出一圈的骨架,成年后的吕俊生身高迅速蹿到了一米八多,体重也是来到了一百八十多斤。
在上世纪初那个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贫困的年代,吕俊生在物质条件有限的生活中都能长成这样的壮汉,身体天赋的强度可见一斑。
因为出身贫寒,吕俊生小小年纪便独自一人来到了县城做帮工,在武馆当过学徒,茶馆做过帮工,年纪稍大一点就在地主家里做长工帮着放羊,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常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成为了吕俊生超高身体素质的来源,将近两米的身高俨然一副燕赵好汉的形象,身形魁梧而且天生神力,曾经吕俊生在武馆摆下擂台,重达32斤的铁枪和10斤的大刀被他舞得虎虎生风。
天生神力又在武馆习得一身好本领的吕俊生从不恃强凌弱,古道热肠的他在给地主做长工的那几年时常为受到欺压的百姓打抱不平,为此得罪了不少当地豪强。
男儿何不带吴钩,在那个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下,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的吕俊生深感百姓生活的不容易,面对前途风雨飘摇的中国,吕俊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想要要改变现状报效祖国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一年吕俊生遇到了挺进太行山的八路军部队,此时已年仅30岁的吕俊生毅然决然地决定加入航日的队伍,成为了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2团4连的一名战士。
高大健壮的身材和惊人的力量让吕俊生立刻引起了所有战士们的注意,再加上他豪爽热情的性格,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主动出力帮战士们扛行李装备,让吕俊生赢得了队伍上下的一致好评。
虽然没受过专业的战斗训练,但在武馆中学到了一身本领的吕俊生战斗素养却是极高,尤其是在白刃战中,强大的身体素质让他占尽优势,刺杀、砍杀等战斗方式让吕俊生得心应手。
在经历了一年的战斗后,吕俊生已经成为了东进纵队小有名气的战斗能手,此时的他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荣升到了排长,而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战斗让吕俊生的威名真正地传遍了整个东进纵队。
1938年7月,吕俊生所在的129部队在山东夏津和日本以战斗力强悍著称的关东军相遇,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关东军作为日军装备最精良的“陆军之花”,尤其擅长白刃战,部队所属士兵个个都是拼刺刀的好手。
根据聂荣臻元帅的战后回忆录描述,在抗战初期,八路军战士们和日本关东军拼刺刀基本占不到什么优势,如果面临3个日本士兵背靠背呈三角状,即便是10名八路军战士围攻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129师的战士们丝毫不惧,尤其是吕俊生,在打光弹药双方进入白刃战后,吕俊生立刻手持两把大刀,充分发挥了红军的光荣传统,率先冲进了敌方阵营之中。
如同饿极了的猛虎闯入羊群,身高1米92的吕俊生在平均身高只有1米6左右的日军部队中如同一尊魔神,依靠着身高臂展优势,吕俊生的一身武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左右冲杀如同一台横冲直撞的战场收割机,不一会的功夫便有足足27名日军倒在了吕俊生的刀下。
面对这样一尊突然冲出来的“杀神”,吕俊生无人能挡的气势让日军从心底里对这个将近两米的大汉产生了畏惧,受到吕俊生的影响,129师的战士们士气高昂,让关东军在白刃战中兵败如山倒,最终成功击溃了所谓的“陆军之花”。
凭借辉煌的战绩和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吕俊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一等功,单枪匹马斩杀27名日军,而吕俊生仅有负伤三处,这也让他得到了“军中吕布”的绰号,吕俊生的名字瞬间传遍了整个东进纵队。
军中吕布一战成名的吕俊生并没有因此感到骄傲自满,反而审视自身的不足,多次前往129师的随营学校,学习系统性的军事知识,顺利毕业后担任冀南军区青年总队通讯连的连长,无人能敌的身体素质再加上学习到的专业军事知识,也成为了吕俊生后来在战场上屡立奇功的保障。
此外,吕俊生十分擅长穿插战术,仿佛天生战胜的他多次身先士卒,经常以身作则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某次在带领通讯连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一支由大量伪军组成的足足500人日军中队,而吕俊生的通讯连却只有50人左右。
虽然在战斗力方面伪军和日军是天差地别,但人数上双方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50对500换做任何人都不会迎难而上,但吕俊生却一声令下带领着战士们发动了突袭。
在这场突袭白刃战中,吕俊生一人便砍杀了17名日军,通讯连战士们如同天降神兵,给这支500人的日伪中队打了个措手不及,虎入羊群般的八路军战士让敌人落荒而逃。
最让吕俊生高兴的是,伪军在逃跑过程中丢下了大量崭新的武器装备,这些战利品大大提升了吕俊生通讯连的火力,而这次突袭战的胜利也为吕俊生带来了第二枚一等功勋章。
在此后的几次战斗中,吕俊生保持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了无数战友,只要有他在的战斗往往能取得收获巨大的胜利,因此吕俊生也获得了“常胜猛士”的绰号。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吕俊生率领的连队屡立新功,在一次突击的过程中,吕俊生带领5名战士正面进攻敌人阵地,然而躲在碉堡里的敌军靠着机枪强大的火力给部队的挺进造成了极大困难。
危难万分的关头,吕俊生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强行突破到敌人碉堡前,一把握住滚烫的枪管,靠着强大的臂力硬生生地将敌人连人带枪从狭小的窗口扯了出来,部队因此得以顺利完成了突破。
但持续开枪的机枪枪管的温度和烧红的烙铁没什么分别,吕俊生虽然成功为部队端掉了这个机枪碉堡,但他的手掌也因此严重烧伤,几十年后吕俊生的二儿子曾回忆说道:“父亲的手掌没有掌纹,只有重重伤疤。”
百团大战期间吕俊生带领的连队屡立奇功,甚至在一次战斗中直接击毙敌人108人,傲人的战绩为吕俊生赢得了“英雄连长”的荣誉称号,而他所在的连队也成为了军中的“英雄连队”。
1942年,此时的吕俊生已经是八路军新4旅7团训练大队队长,然而在一次对敌潜伏任务的途中他却突然和部队失去了联系,在没有后备补给且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吕俊生靠着吃树皮、喝雨水硬生生和敌人周旋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吕俊生还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完美地完成了潜伏任务,最后全身而退。
多年的战斗生涯让吕俊生落下了一身伤病,为了让他能够好好修养,上级强制安排吕俊生前往武工队做地方工作,然而在某次吕俊生带领7名武工队队员完成任务返回村子的时候,却遭遇了数百名敌人的疯狂围攻。
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在围绕着村子进行长达4个小时的巷战后,吕俊生成功地带领7名队员突破了敌人的封锁包围圈,让数十名敌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到抗战结束时,吕俊生肩上的一等功已经达到了8个之多,他的威名响彻八路军队伍,在基层战士中间开玩笑称需要“拿命换”的一等功勋章,吕俊生却足足拥有8枚,他“兵王”的称号实至名归。
戎马半生心念故乡到了解放战争期间,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吕俊生因伤病累累很少再踏上一线战场,而是先后在冀南军区机械处、军区补充团、军区独立营和工业部任职,满身军功的吕俊生却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了一名战士优良的军事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过提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和战斗英雄,特意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有资格参加的350名英雄中每位都是一等功打底,外加多重荣誉傍身,可谓是群英荟萃。
在这次代表大会中,吕俊生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不仅排名位居前列,还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和慰问,而当毛主席看到吕俊生后,还没等随行人员介绍就立刻亲切地握住了吕俊生的双手,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这次大会结束后,中央军委曾印发了一本全国战斗英雄纪念刊,而吕俊生则位居华北军区英雄榜榜首,可谓实至名归。
在表彰大会结束后,吕俊生也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去向,他年事已高,已经到了退伍转业的年龄,由于他在战争年代立下的汗马功劳,上级领导很舍不得这位战斗英雄,热情地邀请他继续留在部队从事日常工作,为军队继续做贡献。
但吕俊生却提出想要回到自己的老家河北邢台,建设乡村,一来是因为吕俊生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再加上多年打仗落下了满身伤病,难以支持在军队日常工作的体力需要,所以打算解甲归田,享受一下平静安逸的老年生活。
二来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国内农村大量土地荒芜,人口流失严重,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动摇国家的根基,所以吕俊生甘当表率,投入到乡村建设中。
第三也是因为吕俊生在外征战多年,也是真的想家了,没有人喜欢战争,哪怕是像吕俊生这样的天生战神、“当代吕布”,参军也是为了挽救国家命运于水火之中,如果有着平静安稳的社会环境,或许吕俊生会成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
1970年11月22日,63岁的吕俊生来到村口,因为这天村委会组织了露天放映的电影,而主题正是抗日题材,当电影放映结束时,只听坐在后排的吕俊生发出了哈哈大笑,随之而来的就是长久的沉默,当人们靠近他时才发现,吕俊生已经面带微笑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小结虽然吕俊生最终离开了部队,在自己的家乡含笑而终,但他曾经为国家流过的鲜血和付出的一生,就像那八枚一等功勋章一样。
将永远地留在解放军军史上被后世无数战士传颂,老兵不会被遗忘,更不会凋零,因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造就了今天国家强大、社会安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