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7月分兵”,是华野历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战略性的行动。
孟良崮战役后,美制74师被我军全歼,蒋介石便停止了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找到冈村宁次商量对策。
对方认为,华野作战飘忽不定,作战有优势,国军一露头就可能被吃掉。
面对这样的情况,冈村宁次提出“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进,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的作战方针。
后来国民党集中9个整编师、22个旅,正面摆成一个方阵,试图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新攻势。
面对挑战,我方积极应对,期间纠缠了很久,依旧没有进展,随着东战区的不容乐观,其他战区也出现了困难。
尤其是陕北,而这边也是毛泽东在指挥,他一边指挥全国各战场,一边与胡宗南周旋。
随着时间的流逝,毛主席意识到,这么耗着不是办法,因为这一带荒凉贫穷,战士们经常以野菜和黑豆来充饥,这显然不行。
不久后,毛泽东酝酿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计划,即以晋冀鲁豫大军为先导,刘伯承、邓小平为统帅,跃进大别山,将敌人引向国统区。
此时,陈毅和粟裕一商量,决定将华野一分为三,一路由陈士榘、唐亮率领,配合刘邓大军;一路由1纵司令员叶飞、4纵司令员陶勇率所部出击鲁南。
最后一路由陈毅和粟裕直接指挥,留在沂水待机。
这就是著名的“七月分兵”的由来,但在此之后,有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连升两级,他就是许世友。
他从普通的纵队司令员升格为兵团级的司令员,那么许世友为何会连升两级?毛泽东和粟裕为何会如此考虑呢?
首先了解许世友上将原来的职位,他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与粟裕麾下的叶飞、王必成、陶勇等人同列为纵队级司令员。
与这些人相比,许世友没有参加七战七捷,也没有赶上宿北和鲁南战役,也就是说,他的经验远不及王必成、陶勇等人。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陈毅与粟裕一起去了西兵团,这意味着山东无人留守,必须要有人接管此地,这时他们建议谭震林为司令,以黎玉为政委,但中央却并未批准。
在毛主席看来,谭震林和黎玉擅长政治工作,并不擅长大兵团指挥,因此中央决定,应让一名战绩过硬、资历深厚的将领辅助谭震林作战。
陈毅、粟裕听后便开始商议,最后提议谭震林为司令员,许世友为副司令,黎玉为副政委。
后来在谭震林的带领下,战斗出现一些问题,谭震林认为分兵作战,否决了饶漱石合兵作战的建议。
得知自己的建议被否认,饶漱石便多次与他电报往来,在作战方针问题争论不休,一来二去,浪费了不少时间。
后来国民党乘机做了一些举动,毛泽东认为必须再次改变东兵团的指挥系统,不久后,毛主席下令:将许世友再提一级,由东兵团副司令员升任司令员!
这意味着许世友在短时间内连升两级,成为了兵团司令员,其声望和影响逐渐增长。
成为司令员后,许世友发挥了自己的能力,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超乎寻常的好。
许世友利用有限的兵力保住了胶东,歼敌64000多人。
在济南战役时,山东兵团与西兵团会师,重新组成华野大军,许世友成为攻城总指挥,他仅用8天时间就解放了济南城,为人民军队再立大功。
总之,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有着非同寻常的本领。
小编确定是1979年“7月分兵”?
他的经验远不及王必成 陶勇 你特么是认真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