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印媒《欧亚时报》对解放军西部战区的战术感知能力进行了关注报道,其中提到,解放军已经开始将许多高原雷达站改为无人遥控模式,例如位于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
印媒认为,解放军此举将会大大减轻高海拔环境对作战人员带来的生存压力,解放军将有更多精力用于提高作战水平。
在看到这一消息后,或许有些人不由得产生疑问:在采取无人驻守模式后,如印军采取特种渗透破坏的方式来偷袭这些无人雷达站,是不是意味着我军西部高原的防空体系存在漏洞?
不过,在具体介绍了这些雷达站的情况后,相信大家就不会再产生杞人忧天的想法了。
无人驻守的高原雷达站事实上,印媒《欧亚时报》所报道的雷达站无人化变革是我军新型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标志。
解放军西部战区早在2020年就已经提出,要提高新领域新型作战力量的比重,尤其是加快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力量的发展。除了在无人机、无人战车等领域的投入外,无人雷达站自然也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发展方向。
以印媒提到的甘巴拉雷达站为例。这所雷达站建立于西藏甘巴拉地区,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竣工,当时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手动操纵雷达站。
不过,早期的雷达站官兵驻守条件相当恶劣,由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地长期积雪,补给通道时常由于大雪封山中断,因此雷达站官兵的大部分精力都只能用于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每天能用于执行监控任务的时间非常有限。
不过,如今甘巴拉雷达站已经配备了中国最先进的无人遥控雷达,解放军也就不再需要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建立生活据点,他们可以在补给条件较好的地区远程遥控雷达站进行监控工作。
在补给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雷达站官兵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监视任务上。
同时,新的甘巴拉雷达站还拥有解放军多款远程预警雷达与反导雷达,不仅对印度空军的战机具备远程监控能力,而且印军的弹道导弹也同样处于解放军的密切监督下。
是否担忧印军渗透偷袭?那么,无人驻守的雷达站是否存在被印军特种部队渗透偷袭的可能性呢?
毕竟这些建设在高海拔地区的雷达站视野极为良好,对印军边境部队无疑是相当于眼中钉、肉中刺的存在。但以解放军边境防御体系的完善程度,印军执行这一任务的成功率基本为零。
事实上,执行无人驻守的雷达站并非是所谓的“不设防状态”,解放军在这些关键目标部署了类似“电子围墙”的防卫系统。
首先,在雷达站外围,解放军设置了数量不详的光热红外成像监控系统,它们处于24小时工作状态,而且可以有效抵御高寒环境的影响。
同时,解放军还会密集出动无人机对这些雷达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确保雷达站设备一直处于完整运行状态。
最后,来自太空的北斗卫星系统也会投入一部分性能来监控雷达站附近的一切动向,确保它们附近不存在任何可疑单位。
可以看出,凭借一系列先进的无人监控手段,解放军官兵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对雷达站的常规监控。
而在感知到可疑军事人员企图靠近雷达站时,解放军完全可以投入无人机进行快速反应作战,随后再出动快速机动部队清剿入侵中国领土的敌方渗透人员。
在解放军大量无人值守雷达站的密切监视下,印军在中印边境的任何军事调动都如芒在背。
事实上,由于解放军在战术感知能力领域存在巨大优势,印度空军已经彻底失去了进行大规模纵深突击作战的能力,他们唯一能考虑的方案就是利用山体进行超低空突袭。
然而,采用超低空突袭就意味着印军战机只能出动小机群执行任务,无论是打击能力还是空战能力都会被大幅削弱。
但中国空军却可以组织大型机队阻击试图铤而走险的印军战机,且在空战中可以先手占据海拔优势,这是令印军不得不为之头疼的风险。
总之,印军无论是通过山地特种部队进行地面渗透作战,还是试图凭借战机进行空中突袭,这两种方式都是完全行不通的法子。印媒《欧亚时报》也承认了这一点:
“在远程感知能力上,中国人的雷达站足以监测到新德里上空的一举一动,而印度却由于喜马拉雅山的抵挡难以窥见中国军事力量的动态,双方的感知能力不在一个级别。”
无人雷达站的未来作用其实,无人雷达站的应用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战术监视。
举例来说,在中国空军最新的预警机上,无人机综合作战平台已经得到了应用,也就是凭借机载雷达广阔的感知能力来指挥大量无人机进行具体作战。
倘若解放军的高原雷达站也具备类似预警机的能力,那么解放军在西部边境地区进行无人化作战的水平将会提升到新的台阶。
在无人机领域,中国对比印度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解放军有先进的无侦-7侦察无人机,印度只能从美国高价购买MQ-9侦察无人机,而解放军装备的诸多“翼龙”、“彩虹”无人家型号,同样也是印度军工无力研发的先进产品。
因此,倘若解放军无人雷达站搭配诸多先进无人机型号的体系完全成熟,解放军官兵可以坐在远程指挥中心便形成对印军的无形威慑。这样一来,解放军捍卫我国边境利益的能力将获得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