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与政治的棋局中,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曾经,中菲之间有着不少合作项目,其中一个高达 5000 亿的项目备受瞩目,它承载着双方在经济领域携手共进的期望,也被视为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契机。然而,风云突变,如今中方做出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决定——退出这一庞大项目。
菲律宾(资料图)
回顾过往,中菲在经济合作方面也曾有过不少积极的尝试。在能源领域,菲律宾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国内的马拉帕亚天然气田长期以来是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为整个菲律宾提供了约五分之一的电力。但据兵说 2025 年 1 月 19 日报道,该天然气田如今已接近枯竭。这使得菲律宾在能源供应上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大量进口能源不仅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也变得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本有两条可行的路来解决能源困境。一方面,可以寻找新的油气田,填补马拉帕亚天然气田枯竭后的能源缺口;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一个方向。但菲律宾在这两条路上都困难重重。从技术层面来看,他们缺乏足够的能力勘探新的油气田,而且也没有合适的地点可供勘探。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虽然这是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但对于菲律宾来说,要实现显著成效至少需要 10 到 20 年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黄岩岛(资料图)
曾经,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资源开发等问题上有过协商。中国在能源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能力,无论是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还是在太阳能、风能、水电甚至核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都处于世界前列。如果双方能够保持良好合作,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无疑可以助力菲律宾走出能源困境。但菲律宾的一系列举动,彻底改变了局势。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愈发强硬,小动作不断。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与前任杜特尔特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全面倒向美国,并在南海地区频繁对中国发起挑衅。据环球网 2025 年 1 月 20 日报道,就在 1 月 17 日至 18 日,菲律宾先是与美国举行了“海上合作活动”,这是本年度的首次美菲军演,也是自 2023 年以来的第五次。此次军演在巴拉望岛及附近南海海域举行,美方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两艘导弹驱逐舰、两架直升机和两架 F/A - 18 大黄蜂战斗机等强大兵力;菲方也不甘示弱,出动了“安东尼奥·卢纳”号护卫舰、“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奥”号巡逻舰、两架 FA - 50 战斗机和空军搜救装备。菲律宾方面声称这些活动“加强了双边海上合作和互操作性”,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无疑是在南海地区火上浇油,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几乎与此同时,菲律宾海军还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实施了首次年度演习。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但菲律宾海军却在这片海域大张旗鼓地进行演习,其所谓“提高海军保卫菲律宾水域和领土完整的能力”的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国际法中“陆地统治海洋”的原则,更表明菲律宾未来在黄岩岛的挑衅可能会升级,从以往派出海岸警卫队船只,转变为派遣正规军事力量。
南海(资料图)
在菲律宾不断挑衅的过程中,中菲关系急剧恶化。这种恶化直接反映在经济合作领域,曾经有不少中企在菲律宾有着投资项目,但随着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肆意妄为,中企的投资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许多企业担心自身的投资安全,纷纷选择撤资。就拿之前的苏比克 - 克拉克铁路项目来说,中企在去年就已经退出,这让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遭受重创。而此次中方退出的 5000 亿大项目,更是给菲律宾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菲律宾试图寻求美国的支持来填补中国退出后的空白,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美国在菲律宾的投资一直以来都非常有限,多年来基本维持在每年 10 亿美元左右。与美国对泰国高达 23 亿美元的投资相比,菲律宾在美国的战略布局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经济地位。美国更看重的是菲律宾在地理位置上对中国的战略牵制作用。如今,菲律宾虽然急切地希望美国能在能源开发和 5000 亿项目上伸出援手,但美国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来帮助菲律宾解决能源危机和承接如此庞大的项目。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不仅没有给其带来预期的利益,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国际社会中,菲律宾的形象也因频繁的挑衅和不遵守国际法的行为而大打折扣。其在南海的军事演习和非法占据岛礁等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周边国家对菲律宾的行为也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使得菲律宾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下降。
菲律宾(资料图)
菲律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通过挑衅和依赖外部势力来获取利益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只有尊重国际法,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合作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在能源问题上,菲律宾应摒弃对抗思维,重新与中国展开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南海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这才是解决其能源困境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正确途径。否则,菲律宾将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