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厨房的装修,我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一做饭就喊累?

新住家居 2025-02-15 16:00:51

有些人,下厨游刃有余,能把做饭当做兴趣。

而,有些人下厨则是,手忙脚乱、腰酸背痛,感觉都要累趴了。

为何会如此?

这里头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人,人的下厨意愿、兴趣、能力都会影响最感受。

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是厨房设计的出了问题!

这期,我们以一个优秀厨房案例为参考(案例来自南宁的家居博主renext),对比看看,我们厨房的设计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动线不合理

在这个厨房里,主动线是最合理:洗切炒。可避免下厨时,关键时刻跑来跑去,手忙脚乱。

但并不止于此,这个厨房里更出彩的是一些,就近布局的小动线,如:

①上图中,一进门正对冰箱,买的菜进厨房门就能放。在冰箱的对面,还有个小台面,可在此分拣,需要放冰箱的转身放入冰箱,不需要放冰箱的,直接就放在门口的果蔬收纳处。(图中南瓜就是不需要放冰箱的东西)

②在灶台的旁边,屋主还留了25公分作为盛菜区,菜炒好,盘子就可以放在这里装盘。

③水槽边上,空置了一块多功能放置区,有时候,它可以充当备菜区,有时候它可以放置还没洗的蔬菜水果,如果想,还可以放置个沥碗架,当做沥水区。

……

可别小瞧这些小动线,在日后下厨的时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跑来跑去。

对比下现实中动线不合理的厨房,会因为开发商的燃气管位置问题、设计问题、尺寸问题,许多家庭连最简单的洗切炒动线都达不到。

水槽和切菜区中间,夹个炒菜区。

洗完走一截,拿过来不说,关键正炒菜中间,发现辣椒忘记洗了,又得跑回水槽,可不就手忙脚乱了吗。

功能区尺寸不足

在这个厨房中,所有的功能区都是尺寸都是足的,甚至可以说是宽裕的。

①台面标准宽是:600mm,这个厨房做到了635mm。

我家厨房也是加宽的,630mm,别看只多了3cm,但加宽这点真的很妙,视觉上宽敞了,偶尔放个东西,也不会显得空间局促,真的很值得。

②水槽现在流行大单槽,一般也做到600—700mm,这个厨房的水槽做到了800cm。

做了水槽沥水碗架,剩下600mm,即使洗锅也不受影响。两边还各空635mm和500mm,做我们前面讲的多功能放置区,沥水、备菜扩展区、甚至是小家电区都可以安排在这里。

③备菜区标准尺寸,做到800mm,这家厨房,做到了600+18*2+320=956mm,还能往水槽边扩展635mm,即使是家里来人,需要备很多菜也能放得下。

④灶台,标准尺寸800mm之外,还留了250mm,做盛菜区。除了盛菜方便,日常操作也不显得逼仄。

⑤此外,还在灶台的对面,做了500mm宽的小家电收纳区,可以收纳小家电,还增加了地柜空间、台面,收纳、临时放置的空间都增大了。

对比下我们现实中我们尺寸不足的厨房,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房子大小有关,但很多时候,也有设计的问题问题在,也有选择的问题在。

比如:这个厨房,明明空间很大很大,却搞出来了一个超级小的备菜区;

再比如:这个厨房,宁愿留下一个宽大的过道,让厨房呈L型布局,也不愿意增加一组30-40cm的薄柜,让厨房多一些台面和收纳空间。

那台面不足的局促感,自然在日后的下厨过程中感受到。

橱柜高度不够人性化

要得厨房人性化,就得是高低柜!

原因是:

洗菜要求的高度更高,才不至于洗菜、洗碗时弯腰驼背,导致腰疼;

炒菜要求的高度更低,这样才能把菜看清楚,要颠勺、盛菜,也不至于把锅捧得老高,费劲。

至于备菜区,其实没有说法的,自己习惯高一点,就跟着洗菜区的高度做,反之,则跟着炒菜区的高度做。

这个厨房,做了高低台面。水槽柜高925cm,备菜区和炒菜区高870cm,相差5cm。

其实最合适的高度是高低台要相差10cm左右,这个厨房为了让高低台的收口,在视觉上好看一点,在尺寸上做得并不算完美。

但是,相比我们现实中很多压根就没考虑过高低台的厨房,还是要舒服一些的,我家没做高低台就后悔,尤其是在我腰间盘凸出之后,洗菜、洗碗堪比受刑。

无效收纳空间

这个厨房,最大的亮点就是收纳了。

不仅仅体现在收纳空间足,更出彩的地方在于其顺手!

为何它就顺手,来看看这个厨房的几个细节设计吧!

①抽屉、抽板

这个厨房里,除了水槽柜以外,其他的地柜全部采用抽屉、抽板设计。

抽屉相比于平开门柜,不仅更一目了然,还分类更明确,更好拿取,不用下蹲去翻找。

有了多用抽屉的总体思路后,下一步就是安排物品的收纳位置了,按照就近收纳的原则即可:

调料窄柜,设置在盛菜区的下面;

收纳碗的抽屉,设置在灶台下方;

其他低频一点的,收纳进对面的薄柜里面;

确定位置之后,下一步就是进一步细化:

为了让锅具更好拿一点,还将抽屉改为抽板;

为了碗能固定住不随着抽屉的开合位移,抽屉内还加装了,可灵活调节的碗碟固定神器;

为了让调料抽屉,更灵活,放弃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调料篮结构,选择开放的抽屉;

为了筷子、勺子、餐具能节省空间,还做了薄抽;

类似的,其实还有更多细节,大家可以发掘一下,总之这个厨房的抽屉收纳设计,可以说是做到头了,讲究个量大,又好拿。

对比我们普通家庭的地柜状况,只听信了博主们的言论,柜子越多越好,然后打打一堆地柜,但却用的全都是平开门。

日常一打开柜子,堆一堆东西,找东西翻箱倒柜,这个正面案例的收纳,显得我们普通厨房的柜子,是又大又无脑的无效收纳了。

②开放式地柜+滚轮收纳

这个厨房的转角设计,简直太值得所有人学习了。

它没有给转角做柜门,而是采用三个推车去做转角收纳。

不拉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米箱和两罐洗洁精;

拉出之后,会发现,还有两车满满的杂物和干货等副食品,还有一个厨房的小折叠凳。

关键成本还很低,这三个小推车,比打这截柜子,可要便宜不少。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家的橱柜转角收纳,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利用率。

③就近壁挂收纳

这个厨房的壁挂收纳,应该是比较有争议的一项,主要是太多了。

优势很明显:

灶台、薄柜、水槽上方的墙壁都没有浪费,增加收纳量,且都是非常方便顺手的收纳。

缺点也很明显,收纳在墙壁上的物件,可能会因为油烟,被搞得黏糊糊的,不好擦。

不管你怎么看,还是有学习的地方的,比如这水槽上面,就是利用了一块珐琅板,然后吸上磁吸挂钩,就可以收纳一些小工具。

这个思路用来给墙面少量收纳一些,小东西,对比我们普通厨房的粘胶、打钉要更聪明一些。

厨房电器、用具不够好用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有感觉了,这个厨房里,电器、锅具、厨具、厨房工具,极其多。

表面看是与当下所流行的极简主义不相符。

但其实,也不必钻牛角尖!!!

厨房作为功能区,压根就没必要讲究什么极简主义,除非你别做饭,否则就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很简单的道理:

一个有洗碗机的厨房,就可以让洗碗机代替人力,把碗洗得锃亮;

一个有鸡骨剪的厨房,就可以让你处理鸡时,更轻松;

一个有很多锅的厨房,就可以让你能选到更合适的锅,去应对不同的烹饪,比如大火炒,我得用熟铁锅,导热快,能掌握火候;煎的时候,用不粘的平底锅;煲汤的时候,用铸铁锅……

擦厨房的时候,用厨房湿巾,就比抹布方便,可以一擦即丢

……

对比很多缺东西、少装备的厨房,那就是会显得游刃有余很多啊!!!

写在最后

当然,其实设计、装修就是个取舍的过程。

在这个厨房案例中,屋主的取舍,就是以方便、舒服、好看为先,收纳方式、布局、尺寸……种种的设计最后都指向一个目的,让厨房变得好用!

但同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不好清洁!

过多的壁挂收纳,只是其一,藏在背后的还有屋主为了匀出成本搞收纳、买设备(大抽屉收纳对五金要求很高,很贵),不得不在一些地方降低成本:

采用萨林台面(类似木头的台面材质,其实不是木头,但也没石英石耐用)

采用半墙瓷砖+厨卫漆省钱(尽管能用,但肯定不如瓷砖好擦耐用,寿命也没有瓷砖长)

采用隔板,不用吊柜(省钱是真,油烟也是真!)

采用spc地板,没采用木纹砖(便宜也防水,但不耐用)

……

最终导致,这个厨房的易洁设计成为短板。

但,只要屋主觉得方便、舒服就好,毕竟没有一个完美厨房,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在不断思考中,权衡自己想要什么?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