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出席中巴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

晨晨评国际 2023-08-12 15:03:05

2023年8月10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应邀赴清华大学出席“乌仗那与犍陀罗国际研讨会、系列讲座和摄影展”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新闻与传播学院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以及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卢卡等多国学者出席。

刘在致辞中表示,在亚洲土地上,多元宗教和文化交融共振,丰富了亚洲精神、气质、传统和道路。犍陀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多元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后产生了丰富多彩、具有强大活力与创造力的犍陀罗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对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与艺术产生很大影响。中国古代求法高僧和巡礼者法显、宋云、惠生和玄奘等先后造访此地并留下大量记载。

刘说,在两千多年历程中,文明交融互鉴的故事不曾中断、代代相传、推陈出新。近年来,中国为巴基斯坦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了很多援助与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一些中国学者努力帮助巴方保护当地的犍陀罗文化,与巴学者合作推动斯瓦特研究。我曾在阿富汗持节常驻,那里留存了犍陀罗时期文物,它们穿越千年的力量至今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不少中国学者也与当地同行携手建立文物保护工作站,举办文物保护培训等。犍陀罗文化遗产的守护合作生动诠释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刘指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不久前,两国隆重庆祝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生动诠释,为两国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已超越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刘说,我们所处的社会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的纷繁复杂,应对这些挑战固然需要开拓创新,同时也依然需要历史积淀的文明力量。从犍陀罗、敦煌艺术,到“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也看到了亚洲文明的底色和力量。中国有“鉴古知今,彰往察来”的典故。巴基斯坦有“实践出真知”“有行动才会有好运”的谚语。我们应该共同推进各自国家的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亚洲共同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应该汲取古老智慧,增强文明自信,用亚洲方式、亚洲文明解锁当今世界诸多乱象和迷惘。应该弘扬丝路精神,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正能量。

彭刚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下,我们正需要“超越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超越文明优越”的相聚,通过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繁荣、实现创新超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哈克大使在致辞中盛赞中巴友好,表示正如以史为鉴、鉴往知来的中国古训揭示的智慧,犍陀罗文明印鉴了中巴友谊世代相传、中巴关系不断发展的历程,两国人民以中巴关系为豪。

开幕式后,刘与学者共同观看了斯瓦特考古影像纪实。

0 阅读:0

晨晨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