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小国——房国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7-13 06:11:18

房国,春秋时期位于今河南遂平县的一个小国,祁氏(一说姜姓)。房国历史非常长,其国君为帝尧子丹朱之后,始封之君为丹朱。春秋中后期,房国与周边邻国一样,被楚所灭。

房国族源

“房”这个字源自母系社会,是与“宗”并列的。

“宗”,是祭祀灶神及男性先人的建筑物,谓之“宗”,或称“宗庙”。而“房”字来自“㝑“,“方”源于(女性)生殖崇拜,此字与“祖”并列(“且”是男性)。

所以“房”起始之意,即有祭祀女性祖先的神庙,与男性社会中的“宗庙”起类似作用。

五帝时期,《竹书纪年》云: “帝子丹朱避舜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帝尧死后,帝尧子丹朱与舜争位,丹朱失败。帝尧都平阳,大致在山西临汾一带,因其子丹朱争位失败,其部族一直南迁到河南南部。另有一说,丹朱争位失败,被流放到湖北十堰房县一带,因房县(湖北西部与重庆)一带,大多是政治人物流放之地。

至于房国的姓氏,史书上说是祁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 “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尧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国为氏。”

不过从周代出土的青铜器看,房国可能是姜姓。

西周时期,房国与周王室联姻。

《竹书纪年》 记周成王三十三年事:“ (成王) 命世子钊如房逆女,房伯祁归于宗周。”世子钊即后来的周康王,其配偶为房国长女。

《国语·周语上》 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也就是周康王与周昭王俱娶房女为后。

周朝与南方的房国联姻,大概率是房国在南方有一定的势力,而且周昭王南征荆蛮时,房国应该是作为前线基地的角色提供支持。

到了周穆王时,他的王后为“王俎姜”,姜是姜姓,而“俎”很多人猜测是“房”。

俎这个字,最有名的话语是《史记》中樊哙劝刘邦赶紧跑的话,“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因此“俎”意为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毛《诗》又云;“大房,半体之俎也。”大房是做了一半的祭品,半解的牲体 (半俎) 可称“房”,以半体之牲宴饗王公则称为“房烝”。

所以后人认为“王俎姜”可能是周穆王从房国即的女子,此女为“姜”姓,房国也为“姜”姓。

如此看来西周与房国世代联姻。进入春秋后,平王东迁,房国没有后台,这大概上房国没落的原因之一。

春秋时代的房国

春秋初中期,楚国向北扩展,尤其是灭亡申国后,位于申国东边的小国相继成为楚国的附庸国,房国也不例外。

大约在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之前后,晋国等北方诸侯举行召陵会盟,讨伐楚国。之后,吴师伐楚,大败楚军主力于柏举,继五战五捷,攻占楚国的都城郢,楚几乎亡国。原属楚国的附庸国纷纷附吴,并就近占据楚国的部分土地。

第二年,秦国出兵帮楚国复国,楚国迅速击败附吴小国。同时,吴王阖闾之弟夫概返回吴国发动政变,想取代阖闾,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昭王复封他于房,故此地又号称“吴房”。

房国灭亡后,部分房人南迁至今湖北房县一带。

3 阅读: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