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自由心灵说 自由心灵 2024年09月30日 19:44 海南
这两天看完了《稀缺》这本书,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开始的时候觉得人在金钱或时间稀缺的时候,出现的这些种种心理感受不是很正常的吗?属于人之常情,为何还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去研究?
越看后面越觉得有点集思密恐。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这样平平无奇,你觉得没啥的事情,但后面对自己影响很大,很值得让人深思。非常值得阅读!
《稀缺》是一本深入剖析我们为何总是陷入时间与金钱的困境,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书籍。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独到的见解,揭示了稀缺心态对我们决策和行为的深远影响。
《稀缺》是行为经济学领域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一本《稀缺》,会让忙碌的人警醒,让贫穷的人振作。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有容乃大,命由己造!—彭凯平
一边看书,一边观照自己的人生,这些年自己的负债就不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吗!
先在稀缺的情况下,自然而然进入管窥心态,以解决当下需求为主,同时对未来很乐观,于是产生了借用行为。后面未能实现预期,但为了维持良好征信,不惜拆东墙补西墙,慢慢掉入更深的稀缺陷阱,最后处于杂耍状态,通俗来说是十个锅九个盖,最后一个盖都没有。于是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崩盘。
“稀缺陷阱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这是管窥所引发的后果。我们可以在当下尽己所能,但这样的做法会给未来带来新问题。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稀缺》
当亲自经历过,现在会果断建议当下正和我过去有一样操作的朋友停止当下的操作!只要你的收入不能很好的覆盖你的稀缺,那么你就永远都不会有还清的时候。你会越来越累,因为你现在的收入会有一部分去还过去的利息。于是你的漏洞越来越大。
“《家庭问答》中的“穷人”就像工薪日借贷人一样,将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欠下的时间债从下一轮开始偿还,使得下一轮游戏的时间比这一轮要稍短一些。就这样,每轮游戏的时间越缩越短,玩家们越发感觉到了借用更多秒数的需要。
从游戏之初就开始借用的“穷人”,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时间紧迫,他们来不及给出什么高明的答案,于是就只能去借用更多的时间。而且,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偿还之前借用的时间和利息。—《稀缺》
据网上报道:截至2023年,全国负债人数达至7.8亿人,人均负债13.34万元!多笔贷款逾期,逾期率已经达到40%!两三亿人有过逾期,意味着3个人里就有一个人逾期!
多么触目惊心啊!!!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在信用卡以及各种贷款普及之后,虽然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便利和好处,但负债的人开始变多了,特别是在经历了疫情,市场环境不好之后,这种负面后果更严峻。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回想当初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这个陷阱的,早期在信用卡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如果你有在银行工作或者身边有朋友的工作是和银行合作的,他们会让你友情帮忙开户,帮忙完成他们的工作指标要求。后面慢慢发展到为了鼓励你开户,他们会赠送你一些很诱人的礼品,比如行李箱或其他。
后面慢慢普及告知你使用信用卡消费的好处,有积分,有折扣,可以兑换很多礼品。在后来给你普及养卡的好处,万一哪天遇到急事,或者自身创业需要钱,那么信用卡你可以随时刷出来用,不用欠人情。你没有POS机,没事!我们免费提供!且费率便宜,商户多。还会教你在什么时候刷,刷多少合适。
如果你的信用卡没有钱还了,会教你怎么在5000的额度情况下,怎么刷出10万甚至更多,来让你每个月的账单都还清.......
在写下这些的时候,后背发凉,后知后觉这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的金融骗局!
身边有太多这样一步一步陷入这个负债陷阱的朋友了。只有先不还,才能还清,只有先逾期,才能还清。只有几个别的人看破了其中的套路,果断的选择了悬崖勒马,担心自己控制力不好,还销户了,或者尽量不用了。
当然金融工具的产生肯定也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甚至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对社会的影响弊大于利,我想政府或许可以加大正确使用的力度宣传,以及从根上去真正去帮助穷人改善他们面临的稀缺处境。
比如目前压在我们国人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所以为什么不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呢???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概念,稀缺是一种心态,一旦有了这种心态就会掉进稀缺陷阱里,让我们产生管窥效应,就是只关注紧急的东西,而忽视重要的东西。
每个心理学家都理解,人的认知空间和心智带宽很有限。当你极其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多少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了。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管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在稀缺问题上时,在其他地方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而你投入很少的事情里,有些事情甚至比稀缺问题更重要。
有时候一点点心态的改变,生活节奏的一点点调整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效应,让自己的生活从恶性循环倒向良性循环,关键就在于想不想摆脱穷人思维。稀缺的资源一点都不可怕,这个世界不缺资源,最可怕的是稀缺心态。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看完这本书对我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会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就及时去完成它,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拖延。比如及时的打扫房间、吃完饭去洗碗,看书的时间长了,就要去看看远处,坐久了要站起来活动.....
其实这些都很微不足道,我们也知道怎么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做,总是拖延。包括锻炼身体,很多时候都是等到身体发出警报了,才重视。
因为时间和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一不小心就掉入了稀缺怪圈的恶性循环。如果想跳出这个怪圈,方法有三个:
一是节约带宽,减少权衡式的思维;
二是留有余闲,让自己的效率更高;
三是设置提醒,让重要的事情及时出现在视野当中。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人们总是忽略带宽的重要性。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但很少会想到带宽。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体验,起因于人们在充裕时所采取的时间管理方式,我们在“富足”时往往想不到为将来留有余闲。
所以,只要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随着知识之岛的开拓,无知的海岸线也将蔓延。—约翰·惠勒(John A. Wheeler)
带宽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精力、注意力、心力、心流。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带宽、心力的重要性。也是接下来的人生重点,我会专注奔赴自己的热爱,让自己出于心流的状态。因为从某方面来说,我的时间很有限,我必须充分利用这种稀缺带来的专注红利。
专注才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捷径
你要把专注和认真当成你的命!成功的唯一秘密就是:极度专注认真。因为这是和一个人能量关系最紧密的一种品质。
部分笔记摘录如下:
>> 人们以为只要学会“时间管理”就够了,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管理好我们的“心智带宽”。时间可以分解,但“带宽”却无法分解。分心加剧了焦虑,进而导致无法专心处理重要任务。
>> 货币幻觉是这样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倾向于按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来看待货币。如果人们经常把货币的面值误认为它的购买力(实际价值),他们就不会做出理性的财务决定,这对经济理论和公共政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沙菲尔说:“我们认为,是稀缺心理让人们过度专注于自己。这导致人们除了自己专注的事情之外,对其他事情完全视而不见。人们倾向于过度借用和缺乏计划。
>> 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 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 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等急需的时候才去要,要提前积累。
>> 在你负担得起的程度之内,留给自己一点余闲。
>>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 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 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 截止日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产生了时间稀缺,可以让人集中精力去做事。
>>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 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地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 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当你生某人的气时,抑制作用会令你忽略他的好处:专注于他那些让你反感的地方,就会抑制你记忆中他积极的一面。
>> 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 当稀缺将我们的大脑俘获时,我们不会通过对得失利弊的谨慎思考来进行权衡。可见,我们用管窥的方式来应对稀缺,既有利,又有弊。
>> 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希望你也能爱上这本书,希望这本书也给你带来很大的启示和力量
#自由职业#女性成长#内在成长#女性智慧#自媒体写作#自由梦#理想主义#INFP
总有一个公众号
值得你点击关注
公众号:自由心灵
内在成长、人生蜕变的那些事,我会遇到,你也会。一位极其追求自由和理想的INFP,纯粹、纯真、高敏感、高灵性,热衷表达自己,敢于表达自己,做自己。文字就是祂的最爱,共鸣吸引一样热爱文字的你!
关于作者:“85后”的INFP,倾听师,深耕内在成长,热衷探索宇宙人生真相,内容创作者,很平凡但又极其理想主义、自由、纯粹、纯真,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热爱文字,励志写作为生,不受时空限制,奔赴热爱,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让人生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