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国上下都在庆祝建国后的首次军衔授予,一片喜气洋洋。可偏偏,有人却高兴不起来,他就是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为啥?他不在授衔名单里!这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
这可是让彭老总都急眼的事儿!要知道,解方可是他在抗美援朝时的得力助手,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彭老总直接找到罗荣桓,质问为啥名单里没解方。罗荣桓也挺无奈,解释说解方有几个“硬伤”:革命资历有点浅,没参加过长征,一直没在特别重要的岗位上,带兵经验也不够丰富,关键是,他家成分也不太好。这可把彭老总气坏了,直接撂下一句:“要按你这样,那我顶多是个上将!” 这两人,一个强调军功,一个强调资历和标准,差点就吵起来。
这解方究竟是何许人也,能让两位开国元帅为了他争执不下?说起来,他还和张学良有点关系。年轻时,他跟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是同学,关系好得不得了。张学良后来也认识了解方,觉得这小子有本事,还让他和张学铭一起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学成归来,解方进了东北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还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好多重要战役,比如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等。抗美援朝时,他更是志愿军的参谋长,帮彭老总出了不少好主意,彭老总都夸他是“小诸葛”。
可为啥这些功劳,没让他在1955年评上更高的军衔呢?这就要提到他那几个“短板”了。 首先,他的革命资历确实有点短,毕竟1936年才加入共产党;其次,他没参加长征,跟那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革命比起来,确实有些差距;再者,他一直担任参谋,没在基层带兵,也没指挥过大型战役,缺乏实战经验;最后,他父亲是大地主,这在当时也是个问题。
虽然这些“短板”影响了他的军衔评定,但解方在抗美援朝中的贡献是实打实的。他不仅是彭德怀的得力助手,还参与了停战谈判,为志愿军争取了有利条件。彭老总为了他可是四处奔走,最后,解方终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虽然军衔比他实际贡献低了些,但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这场授衔风波,也让我们看到,评定军衔,不仅要看军功,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