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18年春晚的孙涛,被大家戏称为“春晚钉子户”。
可近些年来,他的作品质量一直在下滑。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调侃他,人冻龄就算了,怎么就连作品还“冻上龄”了。
可到底为什么这个被贴上江郎才尽标签的演员,依旧能在春晚舞台占据一席之地呢?
01
如今的孙涛似乎在经历一场转型。
前段时间他在抖音的直播吸引了数十万的观众。
弹幕上的人都在发出“为什么孙老师根本不会老”的感叹。
脸不会老是真的,但是把这个不会老的态度用到作品上就有点不厚道了。
前两年他在春晚上表演的《上热搜了》更是一言难尽。
强行蹭热点、笑点尴尬、演技一地稀碎。
最让人耐人寻味的是,他最近一反之前的低调作风,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活跃。
不是晒搞怪视频,就是参与颜值测试,又或是用方言来宣传自己的家乡。
他的这些行为被大家解读为为了下一步转型做试水。
原来他也知道自己的作品经常诟病,所以才会这样。
但其实他在早年也是产出过好的作品的。
02
当年的《纠察》让他一战成名,《吉祥三宝》中的“我骄傲”更是让他事业达到巅峰。
在当年“我骄傲”的这个梗可以说是过敏级别的,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能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这句话。
可渐渐的,他的创作陷入了沼泽泥潭,越想写出好包袱来就越写不出。
每次出演的角色都快固定了,只要一看到他就知道他演的又是一个怕老婆的小男人。
虽然郭冬临也是这样,但是他有种浑然天成的喜感,所以不会让观众反感。
孙涛可能每次只能演得很用力才会有微乎其微的作用。
而且他近几年的作品非常跳脱。
就拿《上热搜》了来说,强行植入直播、自媒体等热点,但是情节却很生硬。
完全就是蹭热度都蹭不明白。
更致命的是,他始终没有突破传统小品的框架,永远把自己框在里面出也出不来。
安全、正确,但是毫无灵魂。
他的这些作品和之前的那些小品大神来说不值一提。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可谓是喜剧的黄金时代。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牛群和冯巩的《小偷公司》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敢于冒险,充满生命力,即便演员淡出但是作品也一直在被反复回味。
但其实这也并不全是孙涛的错。
近几年的春晚都是在打安全牌,所以选择他也是安全的。
当包饺子的团圆叙事成为主流后,讽刺和冒犯就会被逐渐踢出市场。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种没有深度的作品最后只会反噬春晚的口碑。
但是有的人对这种环境失望后就会离开,孙涛这个钉子户为什么却不为所动。
03
或许是因为他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他的崛起本来就是充满了偶然。
出生在艺术家庭的他很愿意表演,也很有才华。
可胆小紧张成了他最大的问题,只要一上舞台他就会抖得不行。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选择逃避去当兵。
结果最终了宣传队,还是需要表演。
老毛病还是一直在,每次上台都紧张。
那个时候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普通人,要是保安的话就更好了。
就这么晃荡晃荡,一转眼就到了退伍的时间,心里想着马上就解放了于是开始放松。
最后一次演出的时候他凭借《公益专家》意外夺冠,被破格提拔成为部队里的干部。
后来考入军艺后,他又凭借自己的作品《纠察》被春晚导演相中。
从此以后,他平步青云。
这种误打误撞,或许就注定了他对舒适圈的以依赖。
早期的荣誉让他坚信甚至“迷信”上了安全牌,以至于他拒绝冒险创新。
再加上妻子的守护,他更是不怕。
他和妻子李莉的故事可以算得上是“赶鸭子上架”。
他们两个是在学校认识的,孙涛对她一见钟情,但是一直都没有表白。
直到有一次原定的是他们两个一起上春晚,结果到了关键时刻李莉却被换了下去。
那个时候的他想不出来更好的安慰方式,于是选择了表白。
此时的李莉已经不仅仅是他的妻子了,更是他的军师。
她会在孙涛遇到不好的声音时,一直站在他的身边鼓励他安慰他。
有时候他的灵感不足时,李莉还会竭尽全力为他提供灵感。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他越来越自信,以至于对别人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所以在大家诟病他的作品时,他想想妻子说的话就又能坚持下去了。
到底该说他这么对呢还是不对呢。
和他一样是“春晚混子”的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
04
孙涛这样的人其实并不是个例,岳云鹏也同样因为“春晚混子”骂名缠身。
就拿今年的春晚来说,岳云鹏真的是尴尬到地缝里去了。
他本来还在兴致勃勃与台下的观众互动,问观众对春晚的岳云鹏有什么建议。
结果谁能想到观众直接来了一句,
“建议岳云鹏别上春晚了。”
这个回答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看来大家对他真的是忍无可忍了。
毕竟他这些年来的产出实在是没眼看。
早些年的他凭借“五环之歌”和德云社的热度给自己吸引了一大波热度。
一开始他的口碑还是很好的,但谁能想到在这之后他就开始飘了,在场上忘词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在一次郭德纲和于谦的主场上,他作为嘉宾本来是助兴的。
结果面对两个师父随机抛出来的梗根本接也接不住。
作为一个喜剧人,最重要的难道不就是即兴的能力吗。
既然能力已经成这样了,岳云鹏和孙涛这两个春晚混子真的得让位了。
05
或许孙涛真的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今年春晚他“降级”到元宵舞台上。
难道他真的要摆脱“春晚混子”“春晚钉子户”的标签了吗?
不过这样也好。
因为观众们怀念的并不是某个演员,而是作品有深度的喜剧精神。
要是“孙涛们”一直沉溺在舒适圈的话,不如把机会让给新人。
毕竟,春晚的饺子早就该换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