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思考,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光伏行业的重大、超出预期可能性的调整了;虚幻的光伏盛世,最坚强的墙面开始掉下灰土
文/智物
《智物》提到过一段往事,数年前,通威股份当家人刘汉元在北京开两会的时候,遇到了他所谓的清华系同学——一位意外的光伏新军领袖,刘汉元很精彩地阐述了他一体化光伏的战略和路径。引起了这位同学、同行极大的艳羡,将这一策略引为自己进军光伏领域的新密码。
后来的过程,并不完全如预期。这一新军尝试过颗粒硅项目,也从硅片进入组件和电池。后来,又跟随刘汉元的脚步,在TOPCon疯潮的尾期,上马一个TOPCon项目。如今,硅料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组件电池项目大亏一场,裁员处置,TOPCon项目进退两难。
他理应对老同学刘汉元光伏一体化的战略,有了重新的认知。3月28日,通威股份在公告中披露,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永祥股份当前拥有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多年全球市占率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硅王。
通威股份公告中提及,永祥股份估值270亿元,计划引资100亿元,出让27%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告披露了永祥股份过去两年的业绩,其中2023年,永祥股份营业收入450亿元,利润总额226亿元。硅王本色,名不虚传。但是,一年之后,情形急转直下。2024年前三季度,永祥股份收入为164亿元,利润总额为亏损19.48亿元。

光伏盛世之前,是一场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光伏危机
刘汉元一体化战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光伏盛世,硅料利润凸显。而进入光伏行业调整期,从硅料开始的光伏产业链则会一体承压,压力也会放大。
硅王业绩变脸,是光伏盛衰转变的最直接的信号。问题是,这一调整期会有多长,有多严重,以及会以何种形式结束,换句话说,一体化战略之后的光伏行业新路径是什么?更直接的话是,会不会有黑马用新策略取代隆基、通威,成为下一个太阳王?
熟悉此前多轮光伏周期进化的多数业内人士都清楚地感知到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需求周期。不同以往的是,新技术未能成熟就快速产能暴涨,旧有的龙头妄图寻找平滑演进的路径,而不是最佳的技术路线。外部环境变得不同以往,外行人很难尽数。
黑马们表现得比旧有的龙头更为急功近利,未必更长远。
既是功臣,也是罪魁祸首,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力大不如前,但是依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至少不肯轻易退出舞台。此前,通威股份一度出面计划收购未能顺利IPO的润阳,随后很快又宣布放弃。
在这一角度和切面,能够深切感受到有关方面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必要。
此前,《智物》曾经寄望光伏正银,或许是光伏行业的避风港。但是如今看来,辅料辅材技术门槛不足以确立自己充分的稀缺性,而只能沦为通威、润阳们的资金链的一部分。覆巢之下,必无完卵。
在调整期的开始阶段,谁都无法准确预测底部的时间。几个月前,隆基绿能的高层仍在好整以暇地出席了瑞士达沃斯的论坛,并且接受了海内外媒体的采访,隆基绿能后来在自己的公众号当中,也谈及到了周期,并且提到光伏行业寄往的经验——光伏行业的发展曲线每次总是有超越预期的表现。
隆基方面的人士的这一思路和观点,来自于一年前英国《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该刊回顾了光伏行业重心从德、美到中国的变迁,光伏行业度电成本指数级的下降,成为光伏行业超越风电、核电,快速普及的关键。
那是一篇极富技术乐观主义精神的分析文章,也是一篇典型的精彩的《经济学人》式的文章,敢于对未来发表不一样的预测,面对美国新能源政策的逆风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局面,光伏产业在效率、成本方面的优势将会让人类在触手可及的将来,进入一个energy rich的时代。
在AI大发展带来能源饥渴的时代,这不啻为是一缕曙光。过去20年,光伏行业确实是如此发展的,每次都超越人们的预期,光伏行业的真实曲线增长角度都要高于权威机构的预测曲线。
问题在于,光伏行业血色阳光的另外一面,几乎没有一个巨头能平滑度过周期,技术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夹击之下,每一次都会产生新的太阳王,碾压过阵痛之后旧有的龙头。
奇怪之处也在于,传统的龙头倒下的方式和路径也好不新鲜,硅料往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一方面是技术的演进,隆基绿能必然深知此中的关键,也许正因为如此,这家龙头公司才会独树一帜地鼓吹BC,但是又不押宝BC产能。
大潮和大局之中,聪明用尽,也未必有效。新鲜、值得关注的角度也有,此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美国一家播客访谈的时候,曾经提及了台积电光伏冒险的往事,直言评价这是一个很好的赛道。此外,局外人以及新冒险家进来,也带来不同应对光伏周期的策略。
半导体、显示、光伏几个行业,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技术、产业的交融,这可能比刘汉元简单的光伏一体化策略,更具生命力,趋向也更值得观察。
有倒闭的可能哦,害了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