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说“活着没意思”,父母却还想着“鸡娃

蓝橡树育儿 2024-04-09 11:13:06

鸡娃已经是当代家长不可回避的话题,与此话题度同样火热的,是心理门诊里看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焦虑无比的家长,面对不想上学,自暴自弃的孩子,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无力感。殊不知,孩子摆烂的背后,追根溯源,原因可能让他们大吃一惊。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 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我躺平了,你们卷吧。”

当代很奇怪的一个现象,父母忙着鸡娃,孩子却早已放弃。

在心理诊所不乏看到这样撕裂的场景,父母喋喋不休地向心理咨询师诉苦“他不肯上学,怎么办”。可是对身旁这个满身伤痕,沉默不语的孩子却视而不见,对咨询师答复“他得了抑郁症,需要治疗”的建议,充耳不闻。

家长感到着急,孩子不配合。孩子感到痛苦,家长看不见。心理咨询师给了意见,一个不愿听一个不愿做。

这一切,看上去,就像一个死局。

去年6月份,《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而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

这个全家倾尽所有鸡娃的时代,父母忙着报班找老师、找资源、找学位,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殊不知,很多孩子却像泄了气的气球,摆出消极、无所谓,破罐子破摔的摆烂姿态,厌学、对抗,甚至发展到抑郁、走极端的方式,只为了宣示——我不想上学。

6岁的孩子:“活着没意思”

亲子关系里,最难受的不是剑拨弩张,鸡飞狗跳的争执,而是面对孩子的“冷对抗”,你已黔驴技穷,无计可施。

孩子不争不吵,不明着对抗,也不暗着偷袭,而是直接躺平,摆出一幅“我就这样了,随便你怎么说怎么做。”

无论你是暴跳如雷,还是循循善诱;无论你是暴力惩罚,还是糖衣炮弹;无论你是痛心疾首,还是声泪俱下。在孩子这里统统碰壁,毫无作用。

这时的你,是崩溃的,更是无力的。

但如果此时的你,听得见孩子“摆烂”背后的呐喊,就会明白,孩子无声的哭泣才是最无助的。

北京安定医院梁月竹医生说:自己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最小只有6岁,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

明明6岁正是人生刚刚开始的花期,本应饱含热情去探索世界。可是这个孩子却觉得:“活着没意思,别给爸爸妈妈带来麻烦了。”

“活着没意思”、“我真没用”,“人生有什么意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丧气话在孩子们的嘴巴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2021年11月份,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带领团队联合新华社对30多万的中小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处于学习没动力、对真实世界没兴趣、社交无能力、以及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的“四无”状态。

2022年4月,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杨彦平博士对上海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这些孩子对生活没有热情,对学习没有追求,对人生没有期待。不想上学,不愿出门,不爱跟人交流,时常窝在房间里发呆,玩游戏,刷短视频,沉迷在网络中寻找慰藉。用家长的话形容,就是“身体软踏踏,双眼空洞洞,每天除了玩手机,就是发呆。”

“佛系”、“躺平”、“摆烂”为什么可怕?

因为能够为了表达自我而跟父母激烈反抗的孩子,往往问题没那么严重。这代表他们对生活仍有期待,体内还有旺盛的能量。只要找对引导的方向,就能将火力改成蓬勃的生命力。

最怕的是在反复的挫败感、焦虑感、无力感的蹂躏下,孩子干脆自暴自弃,失去了目标感和价值感。失去方向的孩子,犹如放弃舵的帆船,漂泊在人生这片汪洋上,随时一片浪潮就能将他打翻。

躺平的根源,来自习得性无助

很多父母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不能理解为什么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反而不如从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自己努力,面对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毫无动力,一心躺平。

殊不知,那些“自甘堕落”的孩子,有多少是努力以后无果,面对不断加码的期望,迫不得已的无助,让他们只能选择“不干了”。

曾经动物园里有一个故事,一头棕熊在养熊场被关了30多年,后来人们解救了它,打开了笼门,但是,这头熊把爪子伸出来,碰了一下绿色的草坪,就又缩回去了,选择继续“躺平”在笼子里。习惯了拘禁的熊望向笼子外的眼神,已经不再拥有走出去的期待。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狗,刚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电击,尝试逃离,却发现没有出口。持续一段时间的电击后,狗狗就不再挣扎,只是缩在角落悲伤呻吟。这时,即使实验员打开笼子门,狗狗已经不相信自己能摆脱电击,只躺在原地,消极而被动地承受着一切。

当“ 我的努力没有意义 ”的无助感根深蒂固 ,悲观的想法就使得狗狗自动放弃挣扎,接受现状。

这个研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它发现了隐藏在父母养育方式中被忽略的重大秘密——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长期的负面经历,所形成的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对自身和事件消极评判行为,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自己努力不努力都一样,干脆放弃。

我学不学都那样,反正爸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优秀。爸妈眼里只有成绩,总批评我不够努力,却从不关心我有没有遇到困难。考完中考还有高考,拼完大学还要拼工作,人生得拼到什么时候才是头?一天到晚就是学学学,生活别无其他,人生一点乐趣都没有。

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的任俊教授对此做出解释:“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态,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经历持续的多次失败,二是在生活中缺乏控制感。”

《小舍得》里的学霸颜子悠,听到妈妈不断跟他念叨“你都努力到六年级了,最后关头放弃了,多可惜呀!”

颜子悠忍不住怒气回怼:“考上重点初中,还要考重点高中,然后还有重点大学。”

是啊,考完这次还有下次,比完这个比赛还有下一个比赛,人生拼赢了这场还有下一场。孩子被父母上赶着升级,玩命似的不断把新的技能装进装备库里,可是这关过了还有下一关,到了某一个节点,孩子一定会去拷问”升级打怪的意义在哪里?”反正怪兽打也打不完,那干脆躺平算了。

一望无垠的作业,不断加码的任务,容易让孩子崩溃,丧失对学习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孩子们消极、放弃、摆烂的背后,其实就是习得性无助。

与其说,是孩子自甘堕落,不如说是过早地对人生感到疲惫和厌倦。任何一个人,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最希望的休息就是“躺平”。

最可怕的是,当孩子内心压力过大,希望从父母身上获得慰藉时,父母的反应却与他们期待的背道而驰。咬紧牙关不断前进的路上,伴随的不是和风细雨的鼓励,而是不断的打压和批判、否定。

只要一听到孩子喊作业多学习累,父母立刻训斥“如今生活条件如此优越,这点苦算什么累”;只要一听到孩子说不想练琴/不想去兴趣班,不想上学,父母立刻道德绑架“我们那么辛苦供你上学,你怎么可以说放弃就放弃”;只要一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想看心理医生,父母立刻拉响警报,各种劝诫、回避,生怕他耽误学业。

最终,在最亲密的人身上得不到帮助的孩子,只能压抑自己,向内攻击。

原本孩子希望能跟父母一起去打败问题。结果,父母却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了孩子。

父母“躺平”了,孩子才有空间站起来

躺平族在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普遍。

不仅仅是在中国有啃老族,在日本有蛰居族,在英国有尼特族,在美国也有归巢族。这些年轻人摆烂的背后,无不隐藏着面对高压生存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爆发。

如何破局?想要救救孩子,可能父母先要心态“躺平”,给孩子空间站起来。

1、鸡娃的反作用力:外在压力越强,内在动力越弱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的陈默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孩子的问题:过去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

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把最好的付出给他。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可是等他慢慢长大,他就意识到,他报不了这个恩,因为大人们不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是名牌大学就这么几所,哪里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的呢?”

因此,许多孩子到了高三就不肯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看小说。不是因为他们堕落了,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焦虑不堪。无法排解,只能头插进沙堆里当鸵鸟,自欺欺人。

陈默老师问他们:“你觉得考不到理想的大学,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们一听,眼泪刷地就掉下来了。

“学习不好,重要的是帮孩子找到内驱力”,这是老生常谈的育儿观点。

现实却是,家长不断通过外部施压,希望能够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但被逼上梁上的孩子,全身心在思考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如何对抗父母给的压力。

“我都是为了你好”、“都是为了你”、“都是你”,父母沉溺在“无私付出”的快感中,却忽视了因此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小时候孩子都很愿意取悦父母,但越长大为什么却对抗越多?那是因为,逐步觉醒的自我意识跟回馈父母的心在拉扯。

不愁物质的这代孩子,希望探寻“人生的意义”。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为了自己倾尽所有,我却无以为报,拿不出像样的成绩,无法取悦他们。那我能怎么办?实在还不了,我就只能逼掩耳盗铃,逃避现实。

无尽的内耗,已经让孩子无力再去寻找内驱力。孩子背负了太多的情感负担,背负了家人太多的期盼。负重前行,自然走不远。

所以,内心负担太重的孩子,需要的不再是“打鸡血”,而是“情绪降温”。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远不如“不管怎样,我都会陪着你”。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中曾经说到:“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想要孩子站起来,父母须先放下焦虑,陪孩子“躺平”。一起看看浩瀚的星空,会发现,人生无限可能,何须庸人自扰。

2、生命的底色: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比起从前把动物圈养在笼子里,毫无生气的动物园,如今的动物园更崇尚“回归大自然”,营造一个“放养式”的成长环境。

例如北京动物园里的棕熊,饲养员不再手把手喂养,而是把活鱼放在小溪里,想要吃可以自己扑到水里去抓,抓上来,鱼儿满地扑腾,还得自己去追。猴子也散养,不拉铁链不关笼子,而是在在场地里种了许多树,让它可以爬树,可以摘果子,也可以在树干上蹭来蹭去挠痒痒。

饲养员管这种“无为而治”的管理叫做“丰容”。“丰富”的“丰”,“容量”的“容”,变着戏法,丰富动物生活环境,放大他们探索的空间。看似放手,实则却让动物园变得更有活力,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动物的天性。

顺应、丰富、多元,这里面藏着一切生物蓬勃生长的秘密。

《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特别提到:

虽然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象孩子的未来,但在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是你无法决定的。无论你怎样焦虑,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

大环境越是泛滥着“教育焦虑”,父母越不能跟着着急上火,让焦虑灼伤了自己的嘴角,压垮了孩子的心。

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结果不确定”、“过程不可控”,但正是这些无法把握的因素,才让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如果把孩子的人生看成是登山,为了到达峰顶,只顾往前冲,却忽略了一路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那么“高处不胜寒”的人生,又是何其的孤独和单调。

真正的生命,应该是充满热情、活力和勇气,无论前路会经历什么,都相信孩子有应对风吹雨打的能力,也有享受雨过天晴的豁达。

为人父母,无需做帮孩子遮风挡雨的伞,也不要做帮他领路导航的向导,而应该做那个他随时停下,都能接住他的坚实拥抱。

累了可以躺平,休整好了就上路。有了这份被接纳的底气,人生的道路才会走得更稳更远。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