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刘据曹昂朱标这4个未来接班人,谁的死对历史造成的影响最大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06-02 10:45:23

要想知道谁的死对历史造成的影响最大,只需要假设一下如果他们不死,历史会发生什么?就会明白了。

一、扶苏

扶苏如果不死,会发生什么?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赐死扶苏,扶苏被逼无奈,继而自杀而死。

如果扶苏不死,说明他面对假诏书,不愿意自杀,就跟蒙恬一样,蒙恬也不愿意自杀,而是申请复议。

但是胡亥、李斯、赵高三人占据了朝廷之上的政治中心,可以借由皇帝名义发号施令,占据了很多政治上的优势。

关键问题是:扶苏如果不自杀,他敢不敢与蒙恬起兵反叛?

以扶苏的性格来看,大概率是不敢的,扶苏为人宽仁、刚毅勇武,曾以天下百姓为名,劝谏秦始皇焚书坑儒,但秦始皇不听。

除非扶苏准确地知道秦始皇去世,而赵高等人阴谋拥挤胡亥继位,扶苏才有可能起兵以叛。

在秦朝起兵反叛是重罪,三族都要被诛杀,扶苏与蒙恬并没有起兵反叛的理由,他们不知道秦始皇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胡亥成为皇帝的过程。

赵高、胡亥、李斯

再就是扶功和蒙恬想要反叛,手下的士兵未必全部支持,除非胡亥的阴谋被公开,否则扶苏反不了。

扶苏如果反不了,即使他不自杀,大概率也要被杀的。

就算扶苏反了,也不一定就能很顺利地消灭胡亥,继位为帝。

此时的秦帝国内部已经因为繁重的徭役、兵役尽失关东民心,如果秦朝内部自己人打起来了,那合国性的大起义也必然会发生,像刘邦、项梁这些起义军也会涌出。

到时候秦朝还是免不了灭亡。

退一万步讲,就换算扶苏继位为帝,除非放弃秦始皇生前所有的政策,取消所有兵役和徭役,停止所有的工程,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秦朝才会延续下去,否则还是会灭亡。

只能说扶苏能够暂时缓解秦朝与天下百姓的矛盾,但他还有一个矛盾缓解不了,就是秦朝与六国旧贵族之间的矛盾。

秦朝实行郡县制,天下无贵族,只有军功阶层,只有流官,原六国贵族全部隐藏起来,等待时机,随时准备起兵,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反对全面郡县制,哪怕是秦朝内部的官员。

秦始皇在世之时,支持郡县制的也只有李斯和秦始皇两人,其它所有大臣几乎都支持分封制。

到了扶苏时代,这个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扶苏如何解决?

扶苏

这是个无解的矛盾,除非秦朝不犯一点错,秦始皇晚年,天下的形势已经开始恶化,刘邦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就敢放走所有徭役,而亡命天涯,这绝对不是个例,在当时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像刘邦这样的人,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一旦天下有变,这批人第一个跳出来反秦,这也是秦朝会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扶苏的死还对后世产生了一个影响,就是后世皇帝不会像秦始皇那样,临死前还不指定继承人,这会导致黑箱操作和政治混乱,不过即使扶苏没死,后世也会逐渐重视这个问题。

扶苏死不死,其实对历史的影响有限,扶苏不死,也阻止不了秦朝的灭亡,只能延续几年而已。

二、刘据

刘据如果不死,会发生什么?

巫蛊之祸的本质看起来像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要搞掉太子刘据,这个集团至少包括江充和钩弋夫人在内。

江充是因为得罪了太子,担心老皇帝去世,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下手。

钩弋夫人则是想把自己儿子推上太子宝座,她的儿子一出生,汉武帝就把钩弋夫人居住的地方封为尧母门,意味着尧母的儿子将来要做皇帝。

刘据

世间没有这么巧的事,为什么巫蛊之祸打击的人全部是太子党,包括卫青的儿子卫伉、太子刘据的姨父父子、刘据同父同母的妹妹诸邑公主等人,都在巫蛊之祸中被杀。

太子的党羽都被剪除,换了任何人都知道是谁干的。

刘据如果不死,那死的就是江充。

刘据如果不死,也不会影响到汉武帝,哪怕刘据在巫蛊之祸起兵,也不敢对汉武帝下手,更不会改变汉朝的政治与结构。

刘据如果不死,就会继位为帝,当汉武帝去世之后,钩弋夫人和刘弗陵有可能被杀,然后帝位在刘据一系传承,刘据之后是刘进继位,刘进之后就是刘询,帝位还是回到刘询这里,刘询就是汉宣帝。

刘据如果不死,霍光不可能成为权臣,但不会改变汉朝的历史,汉宣帝之后,汉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直到被王莽篡位。

刘据之死还产生了一个影响,就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像唐朝皇帝时时防备太子,不时有太子谋反事件,但这些只是一般影响。

所以,刘据死不死,都不会影响汉朝的结局,甚至都不会影响汉朝后几位皇帝的顺序,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刘据虽然失去皇位,但他的孙子却当上了皇帝。

巫蛊之祸三、曹昂

曹昂如果不死,会发生什么?

首先,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不会离开曹操,丁夫人虽然是原配,但没有生育子女,曹昂是刘夫人所生,刘夫人去世得早,丁夫人就把曹昂当成自己的儿子。

丁夫人是正妻,如果收养了曹昂,那曹昂就是曹操法律意义上的嫡长子,只要曹昂没啥大问题,不犯错,大概率就是曹操的接班人。

曹昂不死,丁夫人会一直是曹操的正妻,那卞夫人自然不会成为正妻,而卞夫人所生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只能是曹操的庶子,没有继承权。

曹昂如果成为曹操的接班人,会不会像曹丕那样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然后在位仅6年就去世了呢?

很可能不会,曹操有几个儿子还是比较长寿的,比如燕王曹宇,至少活了七十多岁。

只要曹昂活得时间长一点,哪怕比曹丕多活十年,也会有可能而改变历史,只要曹昂父子的年龄熬得过司马懿,司马代魏就不可能发生了。

只要大魏朝能够延续下去,必然统一三国,以魏国的政策来看,不允许宗室、宦官参政,没有分封制,就不可能像西晋一样发生八王之乱,没有八王之乱,就没有五胡乱华,北方就不会陷入长达数百年的黑暗。

曹昂

曹魏与西晋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实行九品中正制,与世家大族合作,共同管理天下。

这里有个风险,很容易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世族大族不纳税,有豁免权,还能私藏人口,有庄园经济,能够控制舆论,容易形成国中之国。

曹魏的政治体制很容易滋生权臣,当皇帝英明之时,国家会正常运转,一旦皇帝昏庸或者新继位的皇帝年幼,皇权就会旁落,只要落入世家大族出身的权臣之中,曹魏的政权就容易被世家所控制,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从历史来看,这个风险很大,而且很难避免,除非改变政治体制,曹昂是否会实现和曹丕一样的政治制度,这很难说,有可能会,有可能不会。

不过以曹昂的性格来看,他应该不会经历后来曹丕面临其它人的竞争,就不会对宗室采取压制的做法,同时也不会给予分封,这样的政治结构就会曹丕强。

只要中原政权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胡族是不可能侵入中原的,这样的话,后来的历史都将改变,没有五胡十六国,没有南北朝,没有东魏西魏,没有北周北齐,甚至隋朝和唐朝有没有也不一定。

但是,胡族内迁在当时已经是真实存在而且不可逆的,胡族内迁并强大起来,对于华夏政权确实是有风险,如何化解风险关系统治者的政治智慧,能否避免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当然这只是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测,历史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死不死,有可以会影响历史,也有可能不会影响历史,没有发生的事,谁也不能判定,这只是推测而已。

四、朱标

朱标如果不死,会发生什么?

肯定没有靖难之役,朱档就当不了皇帝,有朱标在,朱棣哪怕权势再大了,也不敢造大哥的反。

朱标威望甚高,温文儒雅,慈仁殷勤,如果他不死,并当上皇帝,将会是一位仁君,也许没有朱棣五征蒙古、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但只要是像汉文帝那样的仁君,就足以让明朝得到休养生息,实力就会更加强大了。

朱标

朱标如果不死,明朝的帝位就在朱标这一系传播,那朱高炽和朱瞻基就当不了皇帝,同样的道理,朱祁镇也当不了皇帝,也许明朝会避免土木堡之变这样的惨败,同时也可能避免京城保卫战的发生。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付蒙古人,由攻转入守,再也无力发动对蒙古人的战争了。

如果明初像汉初一样实行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那明朝也有可能会在中期出现一个类似于汉朝的汉武盛世,这样的话,明朝将会创造更突出的功绩。

如果明朝有汉武实这样的皇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再进行一系列的开疆拓土,那明朝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比肩汉唐的强盛朝代,然后再由盛转衰,虽然国祚时间可能差不多,但对历史的影响绝对会不一样。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这四人不死,对历史影响最大的将是曹昂,其次是朱标,再次是扶苏,最后是曹昂。

0 阅读:185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