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之争再升级!美意图锁定RISC-V,蔡正元:中国人就是有远见

各路角色 2025-04-09 21:32:09

众所周知,中美芯片之争已经持续4年之久了,而令人意外的是,面对美西方的全面围剿,中国竟能够夹缝求生,并快速实现突破。这也导致,每当中国芯取得技术突破之时,老美就要搞事情,这一次也不例外!

根据外媒报道,这一次,继先进AI芯片之后,老美又将注意力放在了RISC-V芯片上,只要使用了RISC-V芯片指令集的中国科技企业都将被审查,给出的理由依然是“安全”问题。很显然,美国这次的意图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锁定RISC-V芯片。

但说起RISC-V芯片,这就有点可笑了,因为当时美国并不看好这个冷门的指令集架构,而是重点发展英特尔X86和ARM的ARM架构,凭借这两大架构,美、英也实现了技术垄断。但由于RISC-V架构具有开源属性,基于这一点,中国芯就加强了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最终在RISC-V架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而中国针对RISC-V架构,也成立了“RISC-V工委会”,华为、百度以及腾讯等科技大厂也纷纷加入,很显然,中国科技产业就是想要利用RISC-V架构,制定全新的行业标准,且打破X86和ARM架构的垄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的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很多都依赖RISC-V芯,且阿里平头哥也自研了多款玄铁RISC-V处理器!如蔡正元所言:中国人就是有远见。

事实上,在华为被美进行芯片打压之初,倪光南院士也明确指出,RISC-V架构大有可为,可以成为中美芯片之争的重要战场。现在回头来看,倪光南院士还是相当有远见的,从老美对RISC-V芯片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中国芯已经在RISC-V芯片领域取得了领先,反正我们领先什么,他们就打压什么,这就是事实!

但还是那句话,“霸权”打压是走不远的,在老美盯上RISC-V芯片时,中国芯早就已经实现了“多点开花”,不止RISC-V,中国芯片科研团队也传来了好消息,我国成功研制了“第三代玻璃穿孔技术”,有望制造中国独有的“玻璃芯片”。

什么是“玻璃芯片”?传统的芯片采用的是硅晶圆,而玻璃芯片就是使用特质的玻璃材料,成功替代硅晶圆,提升芯片制造的良品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对外国硅原材料的依赖,走在世界的前沿。实际上,三星、英特尔等不少传统芯片巨头也已经在玻璃基板技术上进行了布局,只是中国更快一步。

总的来说,中美芯片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而老美也已经开始“暴走”,如人民日报所言,中国芯片企业要彻底放弃幻想了,别再对外企抱有任何期待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独立自主,不再饱受被打压的痛苦和折磨,就必须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了领先的技术,有了独立的产业链,才能不再被人“卡脖”,这场仗我们无路可退,只能正面硬刚!期待中国芯能够早日挣脱“牢笼”,真正获得自由!

今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另一个领域,那就是剃须刀市场。说到剃须刀,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都是飞利浦,博朗,松下剃须刀这些都是国际大品牌,没错,以前剃须刀就是被这些外国品牌所垄断,随便一把剃须刀都成百上千,只能是适合手里有闲钱的人或者工作一族使用。

然而今天这一状况被中国一家年轻的企业所打破。今天的主角博锐科技创始人——王小彬。决心放弃继承庞大家业,一心留学闯入科技圈。

他和很多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从不被看好,也遇到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是越挫越勇的他终于用实力"打脸"那些当初瞧不起他的人!

他带领了一群90后同伴,潜心专注国内的剃须刀行业,将智能科技与电动剃须刀结合,上线了一款"3D电动剃须刀",短短几天就被抢购280000+台,收入更是达到了几千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

为了能够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将剃须刀价格定为99元,采用这种低价高质策略让大众记住这个品牌。而数据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收到产品的消费者都发来了好评

第1:它采用3D独立浮动刀头,舒适贴面,顺滑剃净无死角

第2:超薄双环刀网,效率倍增,不留胡茬,而它的ESM智能剃须系统,剃须刀的,"超强大脑",智能防夹须,全程超爽体验,只需滑过

第3:快速充电,使用5个月,全身水洗,清洁更方便

第4:自动研磨刀片,自主研发的纳米超合金钢(打破日本进口钢垄断),越用越锋利

剃须刀背面还附带有鬓角刀。轻轻往下一推就会自动弹开,刮鬓角、眉毛,修胡子都很好用。

众筹剃须刀的网面厚度不到0.5毫米。也就是说,每一次剃须,脸上留下的胡须根不到0.5mm,在视觉上很干净。看看使用第一批货的网友发来的使用图,真的是太给力了!!

讲真,颜值和功能双双兼具的剃须刀,在市面上真的不多见。

最后,它采用手机usb充电口设计,插在手机充电头上就能充电,非常方便

这是一款送自己、送父亲、送老公、送朋友,都是倍儿有面子、倍儿高级的礼物!

看起来高端大气,还能让父辈们用得开心用得心安理得!

0 阅读: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