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地球所蕴含的能量,人类所能掌控的力量总是显得微不足道。地球的能量释放,太阳的活动与辐射,潮汐运动,以及人类的各种活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而引发各种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大致可分为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火灾等不同类型,每种灾害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在灾害面前,人类使用的各种载具也会因灾害类型的不同而在生存能力上有所差异。
以地震为例,如果发生9级以上的超强地震,地震波的传播距离可能达到数千公里。即便震中位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也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此时,正在飞行的大型飞机可能因震区内导航系统瘫痪而迷航,或因燃料不足、机场受损而难以找到安全降落点,乘客的安全将岌岌可危。而如果是海啸或地震级别较低,空中装备就有更好的避免被波及的机会,比如美国的空军一号,即便在核战时也能相对独立自主。然而,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对各种载具的影响不同。
在灾害中,核潜艇可能表现得更为出色。在海底发生强地震时,地面和空中的载具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潜艇在深海中的隐蔽性更好,更容易避开灾害的波及。然而,如果核潜艇在水下遭遇断层,由于处置不当可能会受损甚至沉没。因此,不同载具的生存能力受到灾害类型和情况的影响。
然而,当自然灾害规模达到一定层级时,任何载具都难以独善其身。在这个时候,太空飞船可能成为人类摆脱地球束缚的一种选择。只要能够飞出地球,无论地球上发生何种自然灾害,太空飞船都不会受到波及。在人类追求解脱大自然束缚的漫漫长路上,太空飞船可能是一个理想的工具。然而,要实现大规模居民在面对灾害时逃离地球,需要大量的太空飞船和相应的补给地。
然而,当前全球存在大量的运输机、加油机以及隐身战略轰炸机,这些武器装备更多是为了战争而准备的,而不是为了应对未知的自然灾害。当前各国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各种冲突层出不穷,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器的发展,但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绊脚石。如果人类能将更多精力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寻找备用居住地,也许战争会减少一些。
尽管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但文明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宗教冲突更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这涉及到族群之间的对抗和信仰之间的战斗。在同一个地球上,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仍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实在让人费解。未来对人类而言充满未知,在未知到来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考验着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