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冠”姜英:退役后旅居海外,幸福和烦恼交织

桃子说娱乐趣事 2024-11-26 13:48:39

"15:0,这是我一辈子的耻辱,刻骨铭心。。。"

1988年汉城奥运会原本是中国女排"六连冠"的重要一战,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场比赛,而这时的古巴女排却意外地退出了比赛。这一次没有劲敌的参赛,反而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次金牌稳了。

那个时期的中国女排并不稳定。老将梁艳刚刚退役,郑美珠的状态也迅速下滑。主教练李耀先带领一群人马比赛,主攻由姜英和侯玉珠担任,副攻由杨晓君和李月明担任,主二传由杨锡兰(后换成苏惠娟)担任,接应由巫丹担任。

阵容看着挺好,但还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在比赛初期,我们并不太顺利。在第一场比赛中,我们遭遇了强大的秘鲁队,在赛场上尽管一直控球优势明显,但最终以2比3遗憾落败。

然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以3比0击败了美国队,3比1战胜了巴西队,最终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成功晋级半决赛。

然而,那场半决赛中的前苏联女排,谢苗诺娃、卡恰诺娃、西多连科等球员可都是不好惹的狠角色。实际上,在理论上,双方的实力是五五开的。

然而,中国女排在那场比赛中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表现,她们轻而易举的遭受了15:0的巨大逆转。

在世界级比赛中,最后以0比3负于前苏联,只能与日本队争夺铜牌,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

当时26岁的姜英在3:0赢下日本队后获得铜牌,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一记重锤。

这次的失败不仅打破了中国女排连续夺冠的辉煌记录,也成了姜英心中永远的遗憾。1989年,胡进担任主教练后,由于年龄和伤病,姜英遗憾地未能入选国家队。

她回归辽宁女排后,在打球之余还在辽宁大学进修英语,看上去已经在为未来做打算。

1990年初,姜英正式退役了。之后,她被分配到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担任副院长的职务,这是个看起来不错的安排。

你瞧,这就是体育人生,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不断的蜕变。姜英的故事,现在刚刚开始。

排球场上,一位少女正在挥洒汗水,她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的名字叫小雨,是一名排球运动员。

小雨从小就喜欢排球,她觉得排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挑战的运动。她每天都会在学校的排球场上练习,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她也会坚持。

她知道,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在排球比赛中,小雨总是全力以赴,她不希望自己拖累团队。她知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她的努力和拼搏精神,得到了教练和队友们的认可。

然而,小雨的追梦之路并不平坦。她曾经因为受伤而不得不停止训练,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终于,小雨迎来了她的机会。她被选入了市里的排球队,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在市队里,小雨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她感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她每天都会认真地训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水平。

在一次比赛中,小雨表现出色,她帮助球队取得了胜利。她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知道,只有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雨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吧!。

姜英的排球故事,起源于她的家乡辽宁鞍山,1963年7月19日,这个注定与排球结缘的女孩在这里呱呱坠地。

网上有传言说这位姑娘身高1.88米,但姜英却笑着说:“这是误传,我的真实身高是1.80米,女排的前主教练郎平身高也只有1.84米。”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姑娘只是比一般人高一点而已,并不是传说中的1.88米。

哎,现在的造谣真是毫无事实依据。

但是谁说个子矮的就不能打好排球呢?姜英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排球,球感优秀,反应迅速,技术全面。尤其是她那个4号位的快速平拉开,简直就是杀手锏!扣球力量大且变化多端,对手防起来很是头疼。

1977年,14岁的姜英加入了辽宁女排。她打球时充满了活力和坚韧,很快就在队伍中站稳了脚跟。1982年,国家队面临老化问题,主帅袁伟民一眼就看中了姜英的潜力。

你猜怎么着?这姑娘9月份的时候只有19岁,但已经是世界冠军了! 1982年,第九届女排世锦赛在秘鲁举行,姜英跟随着队伍前往,回来的时候她的怀里还抱着金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这在当时的中国体育界,堪称传奇般的开局。

从此以后,姜英的排球人生仿佛开了挂。她跟随郎平、侯玉珠这些大姐姐们一起冲锋陷阵,奋勇夺冠,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姜英的天赋异禀,就是她的能力并非天生就具备,而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努力所得。虽然她的个子不高,但是她的技术却精妙绝伦,反应迅速,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挺身而出,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对于教练来说,这样的运动员就像是宝贝一样,能够给教练带来莫大的惊喜和满足感。

姜英最甜的故事得从鞍山市体校说起,这不仅是她排球健将之路的起点,也是她让人羡慕的爱情的缔结之处。

90年代初,这样单纯而美好的爱情故事是再常见不过的。姜英在排球班,赵旭在田径班,他们竟然在这个并不起眼的体校里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

赵旭比姜英大两岁,身高也不赖,有1.82米,照顾她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的。

他以为这就结束了吗?80年代的爱情纯得很,别说拉手了,连约会都是躲躲闪闪的。但赵旭这个人,是真有意思。1982年姜英被国家队选中后,这位痴情小伙子居然为了能经常见到姜英,毅然辞掉了沈阳贸易公司的工作,跑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

姜英每周日放半天假,赵旭就会赶着公交车去看她。这份相识已经有两年,这份感情在异地相处中不断加深、越来越深。然而,那时候的年轻人都很害羞,感情最多也就止步于眼神交流,连手都没拉过,青涩得很。

1990年5月,姜英和她的青梅竹马终于修成正果,在沈阳领取了结婚证。从小就觉得自己文化底子薄的姜英,在结婚后渴望和丈夫一起出国深造。

由于最早发出邀请且承诺有薪水的工作,最终他们选择了澳大利亚。在1990年8月这对新手夫妇一起来到了阿德莱德州,开始了他们的海外生活。

你看这些是什么?命运神奇的一点就是在一个体校的闲暇时刻,两个人偶然相遇,竟然形成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

本节主要描述主人公从在英国做摄影师选择"yes"并一步步成为澳洲女排的掌门人的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情节和激动人心的人物发展,将那个坚韧的奋斗的形象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姜英刚到澳洲的那段日子,遭罪受累多得数不胜数。你要知道,一向的世界冠军竟然在南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跟一群年轻队员,呆在一起,仅仅因为这个工作,竟然无奈的只能给队员说yes或no。

那个时候的处境真的十分尴尬。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1991年,体育学院女排主教练突然辞职,姜英硬着头皮参与竞争。结果出乎意料,她在5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为新任主教练!这运气,说来就来。

赵旭在这段时间也没闲着,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这样小两口的日子就稳定了下来。1995年,赵旭和姜英的长子赵世阳出生了;1998年,姜英又有了第二个孩子。

然而,养育孩子并非易事,压力巨大的姜英选择辞去了澳洲青年女排的教练职务。1999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赵世光降生,于是夫妻二人请来保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可谓是相当有趣。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前来参赛,其中姜英作为“中国女排嫁出去的女儿”,始终陪伴在老东家长辈身边,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琐事。

这一幕,我无法用词语形容,既是温馨又是心酸。

然而到了2005年,命运再一次跟姜英开了一个玩笑。澳大利亚排协主动找上门来,向她开出年薪15万澳元的优厚条件,希望她能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

郎平在美国女排执教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姜英这边却相对平静。确实,澳大利亚女排的水平不高,对中国队来说并没有太大威胁。

带队真的很麻烦,尤其是带领一支澳洲的业余队员队伍。这些队员有上学的、有上班的,训练不系统不说,心情不好还可能罢练。

种种压力让姜英压力山大,所以他只签了一年的合同就选择了退役。

你看这就是姜英的执教之路——从无法沟通到独立处理问题,从带领校队到担任国家队的教练。尽管也有挫折,但她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扎实而稳健。

可以说,这位"四连冠"功臣即使在异国他乡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为一个游子,深深的难舍之情与浓厚的中国情结紧密相连。离开了祖国的怀抱,我开始思念那曾经熟悉的地方。踏上异国的土地,心中无法避免的思念开始滋生。

在异乡的喧嚣繁华中,那份异乡人的孤独和寂寞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与祖国的依托和联系远离父母、亲人、好友的我,经常会想起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那些与祖国共度的日子。

每当我看到那些熟悉的中国元素,如汉字、传统服饰、美食等,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这些元素让我想起了祖国的文化和历史,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祖国。

在异国他乡,我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每当我想起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我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我一定能够在异国他乡取得成功,为祖国争光。

总之,作为一个游子,我深深的难舍之情与浓厚的中国情结紧密相连。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铭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说到海外华人的生活,那真是既有甜蜜也有心酸。姜英一家虽然已经在澳洲定居多年,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中国国籍,甚至连英文名字都没有,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根。

看看人家,都是这么好的日子!砖式平房别墅,三辆高档轿车,还有一艘游艇,真是十足的惬意。闲暇之余,和赵旭一起开着游艇去海边钓鱼、冲浪,日子过得真是让人羡慕。

而姜英最珍视的,却是那四枚世界大赛金牌,被她专门存放在澳大利亚的银行里。

两个儿子从小就被送去上中文课,在家也说中文。姜英总是坚持说:"我们虽然在国外,但骨子里永远是中国人。"这份坚持,让人感动。

到2022年,姜英已经59岁了,每天都会刷"今日头条",关注祖国的变化。尽管辽宁卫视的画面看起来再熟悉不过,但姜英还是被父母的电话感动得流下了泪。

姜英两年才能回一次家,每当看到年迈父母的身影,她的心中就充满了愧疚。

这种情况是海外游子普遍存在的常态吗?他们表面上过着非常令人羡慕的生活,物质生活极好,但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份深深的乡愁。

幸福与烦恼共存,这是人生的常态。然而,只要心中有祖国,无论距离多远,都无法阻挡那份深深的中国情。

0 阅读:0

桃子说娱乐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