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金对晚清财政有多重要?没有它,晚清撑不过70年

依旧笑春风 2024-12-25 13:50:42
引言

1853年,扬州的商人们还没回过神来,突然就多了一笔新税——厘金!这玩意儿原本只是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临时救急,但谁想到,时间一久,竟成了清政府的“财政顶梁柱”。

没有厘金,清朝还真撑不下去!然而,这庞大的税收负担压得本土商人喘不过气,反倒是外国洋货趁机占据了市场。

这厘金,真的救了清朝?还是加速了它的衰亡?

厘金的诞生:一场应急的临时之策

1853年,大清朝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太平天国的势力已经把半个江南都搅得鸡飞狗跳,清政府急需一笔巨款来组建和维持军队。

问题是,传统的“田赋”收入早就不够花了,国库已经被掏空,朝廷能想到的法子基本都试了一圈。

就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江苏扬州的官员们灵机一动:既然银子从老办法里捞不出来,那不如试试搞个“新税”!

于是,一个新名字在江南商人之间传开了——“厘金”。所谓“厘金”,其实就是个流通税,按照“值百抽一”的比例,每过一个关卡抽取1%的税。

当时的意思是临时收点儿钱,顶个“救急”。最开始,官员们说得很客气,这个税只是用来“应应急”,一旦战事平息立马取消。

可是,大家都知道,政府设税从来都是“容易上手,难以退出”。厘金从扬州一推出,短短几年内,仿佛有了“扩散”功能,迅速推广到了全国。

当然了,这种新税对商人们来说,就像是头顶天降霹雳。本来货物卖出要付地租、人工费,现在一旦离开城门,经过一个地方就得交一次“过路费”。

一趟生意做下来,商人们发现兜里钱少了不止一点半点。有人忍不住抱怨:“这厘金,不是临时用的吗?怎么变成了‘年年收’?”可是,朝廷自有朝廷的盘算。只要钱能填补军费,清廷可管不了商人们叫苦连天。

厘金成了财政的顶梁柱:没有它,清朝撑不了多久

本来吧,厘金只是个“救急”的税收,可没想到,清政府一尝到甜头,发现这东西“真香”。

原本1%的税率,逐渐在一些地方涨到5%,甚至10%以上。别说是商人抱怨,就连小商小贩也开始愤愤不平:“一车货跑一圈,光是税都要占去小半!”

但是对清朝廷来说,增收的“好处”实在是挡不住。特别是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厘金收入直接成了清朝财政的“顶梁柱”。有了这些收入,朝廷才有钱维持南方战事,继续雇佣那些湘军、淮军来打击叛军。

有人不禁要问,这厘金到底有多重要?光绪十三年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里,厘金占了足足14%。

这么一算账,这几乎是清朝财政的“救命稻草”啊!有了这些额外收入,清政府才能勉强撑下去,否则面对太平天国、捻军这些内忧,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朝廷官员们心里也明白,依靠厘金确实能救急,但这救急的方法未免太残酷,毕竟厘金带来的商业阻力,也在削弱着国家的经济活力。

朝廷心里虽有顾虑,却没有更好的选择——撤掉厘金,钱从哪里来?用商人们的利益“喂养”军队,成了清廷在财政上的“无奈之举”。

不过,商人们的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要知道,厘金不像固定税,它是个“流动税”,每过一个地方就抽一次。这种税收制度让货物的运输成本飙升,一趟生意下来,商人不仅得为货物的价格算账,还要把各种“过路费”纳入成本。

这种情况下,许多商人不得不调高商品售价,或干脆放弃长途贩卖的生意。可以说,厘金变成了压在商人头上的“大山”,更进一步阻碍了清朝本土经济的良性发展。

厘金的遗祸:加重内忧外患

随着时间推移,厘金逐渐变成了清朝财政的毒瘤。有人可能会问:厘金到底怎么会带来这么大的“后遗症”?实际上,厘金这种税种,表面上帮助清政府维持了财政收支平衡,但它的副作用却是巨大的。

首先,厘金对内地商业的打击不可小觑。商人们为了躲避重税,只能减少运输,甚至中断一些长途贸易,直接影响了地区间的物资流通。而本土商人的竞争力逐渐被磨平,反倒给了洋货一个“绝佳”机会。

外来商品因为受到洋人的保护,不用缴纳厘金,进而比本土商品有了更低的成本优势。洋货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清朝内地市场反而被外来商品一步步占据。

这不仅伤害了本土经济,更加重了清朝的贸易逆差。厘金成了“引狼入室”的税收措施,让洋货占尽便宜,成为了清朝经济上的又一沉重负担。

再看清政府本身,厘金成了朝廷的“财政支柱”,让官员们产生了依赖心理,竟然形成了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心态,认为靠着厘金就可以维持政权。

然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厘金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商人的怨恨正在积累,经济活力的不断衰退让清朝内需下降,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到了晚清,朝廷想要去改革厘金制度,却发现根本无力实现。

晚清政府就像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商家,急需收入支撑,厘金提供了救急的“资金链”,可惜这链条一旦断掉,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便无可挽回。

而厘金对国内商业的抑制和对洋货的推动,最终也反噬了清朝自身。政府一方面想要财政收入,一方面又因这个收入而步步受制,这种自我挖坑的现象,使得清朝在内忧外患中越陷越深,终究难以自拔。

总而言之,厘金在晚清时期是“大病急求良药”,它一方面支撑了清朝的财政,但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经济的衰退。

没有厘金,清朝撑不到最后的几十年;但正是厘金,让清朝商业走向困局,财政走向依赖,最终成了“内忧外患”的一部分。这场“临时之策”的税收实验,最后变成了晚清经济困境的催化剂,也成了清廷自我衰亡的一道催命符。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