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中国诗歌史上无与伦比的一代诗仙,他以独特的成就把中国的诗歌艺术推上了顶峰。他的许多诗歌都带着仙气,在唐朝李白也是影响力极大的诗人,和杜甫也是极好的朋友。杜甫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他被尊为“诗圣”,诗被誉为“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看完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歌,我们来看一下李白遇到杜甫时写下的诗。这一年的秋天,李白偶遇在饭颗山种田的杜甫,目睹老友的窘迫情状,生性开朗的李白忍不住写了一首诗调侃他:《戏赠杜甫》-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宋人说,“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李白这首貌似打油诗,后人多有微词。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误会,真性情很多人不懂。既然不懂,就不必懂了……故友相逢:“一别多日,你又瘦了,又没好好吃饭么?”“唉,苦吟伤神,就这样了。”
二、读到此,忽然想起李白《长干行》里的句子来了:“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就是这样,孩子般的心思。相见之后,兴致勃勃的李白又邀请杜甫到山东游玩,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
分手时,连李白都莫名的有些伤感,写下了给杜甫的第二首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忆相逢时,泗水河中秋波荡漾,徂徕山上光影明媚,现在都看不见。“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两句写得太好,灵动,惬意,圆满。秋波落碧水,水光明山色,此情此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差可比拟,但毕竟太精巧,太琐碎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杜如此一唱一和,情感尽在酒中了。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三、李白性格疏放倔强,自视甚高,不做小官,欲一下就当上丞相大卿,生活逍遥自在,摆脱家庭、环境束缚。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他受到的是儒家的思想,安史之乱之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亲生经历了国家深重的苦难,接近广大劳苦群众,他的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至死不衰。
李白和杜甫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甚至在一些时刻可以指点迷津,拯救一个人的灵魂,诗歌艺术是中国的魁宝,是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