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都快问世了,服役半个多世纪的轰6,为什么还在造?

说武 2025-02-22 21:48:37

轰20战略轰炸机,是我国空中大杀器,现在就等一个合适的契机,公布这款护国重器。那么轰20都要问世了,我国已经服役长达50多年,超过半个世纪的轰6轰炸机,为何还在不停建造?

轰6机身长度为34.8米,机身高度9.85米,安装两台涡喷发动机,最大续航里程为6000公里,升高限度为13100米,最大起飞重量75吨。

而最新的轰6K机型,机身体积有所增加,起飞总重高达96吨,对应的战力也提升明显,载弹能力增强到15吨左右,可想而知如此强悍的武器携带能力,保持持续输出的强悍打击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最大载弹量的保障下,携带的单枚导弹的重量能达到3吨。

体积提升之前,轰6的总体载弹量才只有3吨,后续逐渐增加到载弹量9吨,再到载弹量12吨,直到现在的最大载弹能力又继续突破到15吨,从这一路走来的研发提升参数,能看出轰6系列,无论是动力系统的推力,还是机身外壳的复合新型材料,以及内部各种仪器设备的升级换代,雷达系统火控系统的升级,都有很大的变化。

轰6已经发展为一个系列,开发出多个机型。而且从轰6系列轰炸机,能看出中国军工发展的一种智慧,铆足劲把一款机型或装备,研究到透彻,把功能和优势,发挥到最大。

不仅是空中战机,我国在海军装备,核潜艇和各型舰艇方面,也是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攻克出现的难题,解决一些设计瑕疵,处理不满意的位置,完善开发更好的功能,通过不同批次的改造,逐渐稳定提升这个类型装备的最大实力,由此能看出中国军工得到迅猛发展,是建立在踏实的基本功基础上,而不是急于冒进,更不急于求新,因此才能研究一款成功一款,改造一款提升一款。

从最初的轰6甲机型,到现在轰6K,整个轰6家族,系列机型,开发出多达22款不同的版本,在中国空军服役超过半个世纪,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机型。因为任何一款战机,要能支撑升级空间,需要本身的基础布局和设计,有预留的可能。

轰6系列到现在为止,生产超过了200多架,多个型号的设计,都分别侧重某一种功能,比如基础性的轰6适合执勤巡逻,轰6丁型战机,擅长海面的复杂海空状况进行侦查巡逻;轰6乙则擅长发动核打击实施空中核反制,还有能搭载空中导弹进行空中格斗的轰6N等,各种不同型号的战机,轰6系列都能打造出每一款的特长,足以看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轰20正式亮相之后,轰6依然能作为核心力量,形成协同作战的支持,甚至像歼16配置歼20一样,起到侧卫的辅助效果。

因此在轰20继续夯实所有的准备基础,等待正式交付亮相的时间里,轰6系列依然保持稳定的产能,推动研发创新继续提升,从而为中国空军,储备坚定的后备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有一个原因,战机的技术是否成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检验,并非交付就能看出。因此通过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能够检验轰6技术平台越发精湛严谨,整体的升级空间,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为托举我国空军的强大防御部署,能起到中坚力量。

而未来和轰20协同,相当于重器和利器的配合,轰20战略轰炸机,作为大杀器,不会轻易动用,相当于震慑作用大于执行任务的频次,而轰6系列战机,完全凭借扎实的打击实力,可以覆盖任何区域,在敌人的防区外,实施灵活多变的打击任务,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机动配置调整部署和安排。

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战机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开发出的不同机型,能够在不同区域发挥重要的职责,轰6系列在使用高科技设计,完成升级后,智能程度和信息化程度更高,将会为我国的空中防御网络,组成严密的盾牌效果。所以轰6系列 还会稳定的生产,继续增加总体的服役数量。

现在轰6系列轰炸机,成为我国的空中特种兵力量,轰6开发出的新型战机,威力凶猛,载弹能力强悍,对敌人能形成强烈的打击,在作战范围内,拥有覆盖打击能力。现在升级最新的版本达到了轰6K型号,从综合作战能力来看,我国的轰6系列再继续服役20、30年不成问题,这款战机型号,也有望和美俄的百年服役机型比拼。

0 阅读:9

说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