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个名叫林森浩的名字,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曾经是人人称羡的天之骄子,是前途无量的医学博士,却因为一次丧心病狂的投毒,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一个学霸变成了杀人犯?
当冰冷的镣铐铐住他的双手,当他抱着姐姐痛哭时,心中又是何种滋味?
林豪森的成长
林豪森的故事从广东汕头的一个小渔村开始。
他的家境虽然清贫,父母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业,几乎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林豪森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虽然生活辛苦,但林家父母一直教导孩子们:“知识改变命运。”每逢开学,林父母总会叮嘱:“豪森,好好念书,出息了就能让咱家过上好日子。”这句话深深刻进了他的脑海。
林豪森从小聪明、勤奋,成绩优异。小学时的他总是“镇校之宝”一般的存在,凡是学校考试,他几乎都能拿到前三名。
高考时,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录取到中山大学医学院,随后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
这个消息成了村里的“年度头条”,村民们都津津乐道这个“出息”的孩子。他父亲骄傲地说:“我们家的林豪森,就是天生要当医生的!”
林豪森虽然成绩卓越,但在同学中并不太显眼。他属于那种埋头学习的类型,性
格内向,不太喜欢交际。
尽管内心隐隐觉得自己总是被人“看轻”,但学业的压力让他无暇顾及,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实验室和课题研究之中,凭借出色的表现,他顺利成为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专业的研究生。
生活的压力和与室友的冲突慢慢累积,暗暗在他心底滋长出一个阴暗的角落。
与室友黄洋的矛盾
复旦大学的学生宿舍是一个“大熔炉”,这里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有时会碰撞出火花。
林豪森的宿舍关系一直不算融洽,他和室友黄洋的矛盾在生活琐事中逐渐累积。室友小王回忆说:“林豪森对一些生活细节特别在意,比如洗手台要干净,地板要一尘不染,有时候会有点小题大做。”
黄洋却偏偏是个“大条人”“豪森,你又来唠叨了!”他经常会在洗手台堆些东西,或者不经意地把东西放错地方。
起初两人只是小打小闹,但在日常的细节中,一些不满逐渐演变成了积怨。
2013年3月底的一天,林豪森看到宿舍饮水机被黄洋“随手乱放”的水瓶“霸占”,心里一股莫名的火气蹿上来。
他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实验中用到的二甲基亚硝胺是剧毒的,于是一个念头闪过他心头。
那一刻,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会真的付诸行动。
很快他开始策划在饮水机里添加这种化学物质。
室友们都回忆,林豪森平时对实验器材和数据有种“病态”的执着,但谁都没想到他会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情。
黄洋并没有觉察到室友的隐秘心思,依旧像往常一样使用饮水机。
2013年4月1日,他喝下了被投毒的水。
几个小时后,他突然开始感到恶心、头晕、剧烈呕吐。
他以为自己是吃坏了东西,便去了医院。
医生初步诊断他可能是患上了胃肠炎,给他进行了基础的治疗。
情况却急转直下,黄洋在短短几天内就因急性肝损伤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家人和朋友赶到医院时,他已经陷入昏迷。
医生百思不得其解,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性后,终于怀疑到中毒的可能性。
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才确认他的体内有二甲基亚硝胺残留。
消息一出,宿舍的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警方随即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林豪森在事发前曾持有这种化学品。
2013年4月12日,林豪森被警方带走,整个校园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沉重。
在警局审讯中,林豪森开始还支支吾吾,试图辩解,但最终面对证据,他承认了自己投毒的行为。
审讯员问他:“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
林豪森低头不语,随后缓缓道出心中的不满:“他总是对我不尊重,生活中各种小细节都忽视我的存在。”
审讯员听完,忍不住感叹:“这种事,你应该找人谈谈,怎么能用毒药解决呢!”
这场投毒事件让整个复旦大学陷入了沉思。
一位同学在论坛上发帖写道:“一个成绩优秀的医学天才,一个可以造福人类的医学生,居然因为生活琐事毁掉了自己的前途和他人的生命。”
案件的侦破
黄洋住院的第一个星期,病情急转直下。
尽管他接受了包括重症监护在内的治疗,但由于毒素严重损伤肝脏,病情难以控制。
医院的医生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胃肠炎,谁料到会是一场毒害之祸。
林豪森作为医学研究生,他深知二甲基亚硝胺的危害性,正因如此,他在黄洋住院期间一再隐瞒真相,甚至对其他同学装作毫不知情,继续表现出一副“平常心”的样子。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黄洋的室友们注意到饮水机的异样时。
他们联系了黄洋的导师并汇报了情况,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查阅资料后发现二甲基亚硝胺可能是导致黄洋病情恶化的原因。
于是复旦大学校方向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报案。
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饮水机中确实含有二甲基亚硝胺,这一线索立刻让林豪森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林豪森在过去的实验中曾经使用过这种毒物,并具备取用毒药的机会。
证据环环相扣,林豪森渐渐难以自圆其说。审讯中,他终于坦白承认,正是自己为了发泄对黄洋的不满,才将二甲基亚硝胺注入饮水机中。
此案被提起公诉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很多人惊讶于林豪森作为医学研究生竟然会用毒药来解决室友矛盾,而他的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后果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2014年2月,法院一审判决林豪森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在庭审过程中,林豪森的辩护律师提出了诸如“证据存疑”“饮水机毒物成分可能被污染”等辩护理由,但均未被法院采纳。
案件进入二审阶段,林豪森的家人为他争取到了一些法律援助,希望以其“在案发后主动供述罪行、配合调查”为由,争取从轻处理。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中指出,林豪森作为医学院的高才生,应更懂得生命的宝贵,却因生活琐事而故意伤害无辜的室友,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其严重。最高法最终核准了死刑判决。2015年12月11日,林豪森被执行死刑。
在被押赴刑场的前一刻,林豪森见到了姐姐,他们彼此拥抱,泪流满面。
这一刻曾经的成绩、荣誉、未来的希望全都在眼泪中化为乌有。
他对姐姐说:“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姐姐哭着说:“豪森,我们一直以你为骄傲,可现在…”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林豪森回忆起从小学到研究生的点点滴滴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失了多少宝贵的机会。
作为医学专业的佼佼者,他曾有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甚至造福患者。可是他却因一时的情绪失控,走上了极端之路。
临刑前,林豪森请求与父母通话。他的父母没有来现场,因为他们不忍心面对儿子即将执行的结局。
电话里,林豪森对父母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我辜负了你们的期待,对不起…”然而话还没说完,电话已经被接管,执行官冷冷地说了句:“该结束了。”林豪森放下话筒,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充满悔恨。
从村里的“读书希望”到复旦的“学术新星”,再到最后的刑场泣别,林豪森的故事不仅令人唏嘘,更警示人们:无论成就多高、地位多优,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始终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