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祛湿寒,春夏病不缠”,4月20谷雨,再忙别忘吃3样,忌三事

秀秀厨娘 2025-04-14 04:44:29

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加快,但昼夜温差仍大,空气中的湿气与残留的寒气交织,容易侵入人体,导致脾胃虚弱、关节酸痛等“湿寒病”。民间素有“谷雨祛湿寒,春夏病不缠”的养生智慧,提醒人们顺应时节调整饮食起居。此时若能吃对三样食材、忌做三件伤身事,便能平稳过渡到夏季,为健康打下根基。

一、谷雨食养:三味食材驱散湿寒

谷雨时节的饮食讲究“健脾祛湿、温中散寒”,以下三种食材堪称此时的养生佳品:

1. 茴香菜:温阳散寒,唤醒脾胃

茴香菜气味辛香,性温味甘,中医认为其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尤其适合谷雨时节因湿气困阻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茴香中的挥发油成分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驱散体内寒气。

推荐食谱:茴香虾皮鸡蛋馅饺子

做法:将新鲜茴香菜洗净切碎,与炒熟的鸡蛋碎、虾皮混合,加入少许香油、盐、生抽、食用油调味。以饺子皮包裹成月牙形,水煮后蘸醋食用。

功效:虾皮补钙提鲜,鸡蛋滋阴润燥,与茴香搭配,既中和了茴香的辛烈,又增强温补之效,一碗下肚,暖胃又祛湿。

2. 花椒芽:辛香除湿,疏肝通络

花椒芽是春季特有的时令野菜,其嫩叶兼具花椒的辛香与春芽的鲜嫩,入肝、胃经,能祛风散寒、化湿止痛。谷雨时食用花椒芽,可疏通经络郁结,缓解春困乏力。

推荐食谱:花椒芽炒鸡蛋

做法:花椒芽焯水后挤干切段,与打散的鸡蛋液混合,加少许盐调味。热锅凉油,倒入蛋液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前撒少许红椒丝增色。

功效:鸡蛋的甘平之性中和花椒芽的辛热,既能驱散湿寒,又不易上火,尤其适合体质偏寒者。

3. 薏米:健脾利湿,清补兼施

薏米被誉为“祛湿圣品”,其性微寒,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谷雨时节湿气重,薏米与温性食材搭配,既能祛湿又不伤阳气。

推荐食谱:薏米山药鸭肉汤

做法:薏米、芡实、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山药、胡萝卜切块,鸭肉焯水去腥。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姜片、清水炖煮1.5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

功效:鸭肉滋阴润燥,山药、芡实健脾固肾,莲子清心安神,与薏米共煮成汤,可化解谷雨湿邪,补而不滞。

二、谷雨养生“忌三事”:守住阳气,避邪护身

饮食之外,谷雨时节的起居习惯也需格外注意,以下三件事尤其要避免:

1. 忌久坐不动,防湿邪侵体

谷雨湿气弥漫,久坐易使气血运行不畅,湿邪滞留关节。建议每日晨起后散步、打太极拳,或做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以升发阳气,促进排湿。

2. 忌贪凉饮冷,护脾胃阳气

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功能较弱,若过量食用冷饮、寒凉瓜果(如西瓜、梨),易损伤脾阳,加重湿寒。饮品可选生姜红枣茶、陈皮普洱茶,温中散寒。

3. 忌熬夜伤肝,养阴助排毒

春属木,与肝相应。熬夜会耗伤肝血,影响肝脏疏泄功能,导致湿毒积聚。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晨起可轻敲胆经(大腿外侧),助肝胆排毒。

谷雨是春日的尾声,也是夏日的序曲。此时抓住“祛湿寒”的养生关键,通过饮食温补、起居调摄,不仅能缓解眼下的困倦疲乏,更能为即将到来的夏季蓄积能量。愿你我在这最后的春日时光里,以一碗热汤、一碟春芽、一份从容,与万物共赴蓬勃盛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