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的人的威胁”。
霸凌者的内心深处,其实既弱小又可怜。
他们抱团出现,除了可以弱化罪恶感和责任感,也突显了其内心的虚弱和扭曲。
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成绩、社交或其他人格因素,建立起所谓的自尊,只有向更弱者诉诸暴力,才能获得虚无的优越感和存在感。
解决霸凌事件,就要找到包含哪些角色,细致分为六个:受害者及其家长、霸凌者及其家长,老师校长、最后是旁观者。
第一,霸凌者在校园里相对强势,比如身体健壮、家庭背景雄厚。而在家庭里,家长要么不知道孩子是霸凌者,要么呈纵容的心态。
第二,大部分受害者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对外求助或者说求助无果,他们像是一座座孤岛。
而其家长,大都在社会中位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既不能及时观察孩子的异样,也没有强势能力进行制止。
其实处理霸凌事件,最难的在于取证,这就关系到下面两个角色。
首先,大部分学校和老师,追求的是学生成绩和职业稳定。对霸凌事件的解决,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毕竟这也算是不光彩的事。
最后是旁观学生,他们的见证,也许是唯一的强力证据。霸凌者是坏不是傻,他们也会找没有摄像头所在的区域。
但是,旁观学生在恐吓威胁下,只能无奈自保,导致霸凌传闻不断,却苦于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
所以在这六种角色中,最有能力发现并制止霸凌现象的,只有老师和旁观学生,那么新的解决办法就要针对他们。
能否设计一个举报系统,关联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绝对匿名的举报。
这样既对学校有了强制力,又保护了学生,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证据,把阳光照进阴暗的角落。
从文化层面看,其实对人性善恶的争论是徒劳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二元论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善恶是表现形式,并不完全是本质。在缺乏共同信仰的前提下,环境就成了制约恶、发扬善的最大因素。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变,现代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需要更快更强的外界刺激,才能获得愉悦。
比如过于暴力化的游戏和影视作品,还有人寻求更高的刺激,热衷于观看暴力视频,甚至出现了付费观看虐猫虐狗视频的群体。
这也是物质社会的恶果之一,人们对于内心的空洞,只能向外索求。
霸凌现象的受害者,绝不仅仅是被霸凌者和其家庭。因为青少年如果目睹了霸凌,而施暴者却逍遥法外,这是对他们建立社会公正意识的严重打击。
而且霸凌者会变本加厉,小恶积累成大恶,最后还是全体社会来买单。
最后我想说,霸凌事件年年出现屡禁不绝,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已经很难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需要我们从制度方面入手。
请大家有耐心和信心,相信立法机构的能力和决心,邯郸初中生被害事件,会改变整个霸凌现象的发生,因为,善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我是刘白,个人独立账号,欢迎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