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入粥
2020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我所在的老式居民楼四层的灯光骤然亮起,把黑暗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出差提前归家的三炮撞破妻子阿芬的荒唐事,看到一个男人和妻子赤条条地躺在自家的床上,三炮怒从心头起,拿起茶碗摔在地上,茶碗碎裂的巨响声惊醒了整栋楼的邻居。
次日清晨,小区菜市场的唾沫星子裹着"偷人""离婚"的字眼,把这对夫妻架上了传统道德的烤炉。亲戚们轮番轰炸:"离!不离就和你们断绝关系!"母亲捶打着儿子哭嚎:"全家的脸都叫你媳妇丢尽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f51cfbf379f71e178b4354ef225942.jpg)
文火慢煨
面对家人亲戚的狂轰乱炸,三炮有点不知所措,蹲在阳台上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回想着结婚以来的朝朝暮暮。眼前晃过八年前婚礼上妻子羞红的脸,耳边回响着女儿贴在门缝偷看时衣料的窸窣声。
此时,阿芬含着泪删光暧昧的聊天记录,颤抖着说:"你一走就是几个月不归家,我发着高烧接送孩子,连个问冷暖的人都没有。"这句话像把钝刀,剜开了婚姻里经年累月的荒芜——全家福竟是三年前拍的,聊天记录里最后的情话还停在立春那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fbe695e93008f9abd9b5797a13faeb.jpg)
搅动浮沉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小区里嚼舌根的人很多,有人说三炮窝囊他妈给窝囊开门窝囊到家了,有人猜小阿芬会不会死不悔改,有人说“出轨就该净身出户”,有人赞“真正的男人有担当”,也有的说“谁家没点糟心事?能过到金婚的夫妻,哪个不是缝缝补补又十年?”“少来夫妻老来伴,能缝补墙就别拆了房。”
活给自己看,休管他人言。民政局旁的照相馆里,闪光灯照亮阿芬哭肿的眼睛。三炮突然搂紧她的肩膀:"日子是咱俩熬的。"他们顶着"窝囊废""破鞋"的骂名,开始笨拙地修补生活:丈夫辞去常年出差的工作,妻子学了一门手艺开始告别无事生非的闲日子。除夕夜,夫妻俩提着年货敲开每一户骂过他们的亲戚家门,三炮笑得坦荡:"孩子没了娘,就像茄子挨了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fbff548f86f76ac6ced5623d64778a.jpg)
灶火不熄
生活是自己的,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活在别人的口水里,得到的永远都是苦涩。夫妻俩抛开世俗成见,此后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这一切,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前不久,上小学的大女儿在课堂上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题目叫《我的超人爸爸和勇敢妈妈》,其中结尾处最为动人:“妈妈说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回头。爸爸说夫妻就像筷子,少一根就夹不起生活。”
深夜灶台前,三炮搅动着咕嘟冒泡的白粥,突然读懂婚姻真谛:日子要熬,情分要养。二十年的情分恰似这锅粥,猛火会糊,文火夹生,唯有耐心搅动才能熬出米油。砂砾固然刺喉,可若为一粒沙子倒掉整锅粥,余生拿什么暖胃?毕竟能陪你熬到最后的,永远是灶台边那个知冷知热的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aa8730d6ff23b4295ea2888fde03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