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贡献青春力量!一起走进奉贤这支年轻的团队

上海奉贤 2025-02-10 17:15:04

大手牵小手,以文明善举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南桥镇光明村七色堇校外实践团在摸索中突破、在磨砺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城市文明不断升温。这支由28名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打造“以青春为名 筑家乡之梦”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投项目,依托“南风市集”公益集市、“文明积分”制度、“翼”课堂等子项目,拓展阵地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持续不断为人民城市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助力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光明村七色堇校外实践团将创新实践项目“赓续文化、传承匠心”的理念融于“翼”课堂实践中,打造“七色相伴 快乐童年”系列特色文明实践活动,让多“知”多“彩”、有“知”有“味”的教学体验与城市文明相互交织。

非遗文化传播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走进“百姓家”,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历史文脉的搏动;手工制作课程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添了更多沉浸式体验趣味;搭建桥模、手摇发电机、安全用电情景模拟互动打开科技之窗,在寓教于乐中筑牢安全防线。

在去年腊八之际,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移动式“小红车”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深入宅基睦邻点,为村民们提供理发服务、发放腊八粥、普及冬季养生和反诈知识,让“南桥暖日子”沁入村民们的心田。

此外,实践团积极参与到公益村晚的策划中,站在新思想同新乡村结合的角度,创作了水平精良、富有成效、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将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同群文演出、传统糖画、非遗拓印、春联创作等结合,在传统民俗中融入国防元素,为光明村全民国防教育阵地厚实底蕴、凝聚力量。

文化品牌是风度,更是一种精神标识。实践项目依托“校村联动”模式,将专业所长同乡村实践结合,实地走访选材取材,以光明村移动式“小红车”为原型,综合汲取新时代文明实践元素,灵活运用巧思设计创作光明村形象IP——“村小红”,并在此基础上将品牌形象向景观小品、文创产品延伸,丰富光明村文化品牌应用场景。

此外,为传承弘扬古牡丹文化,讲述好“江南第一牡丹”的故事,实践团积极为古牡丹修缮保护及现场环境美化设计建言献策,并参与古牡丹故事纪实采访、拍摄、绘画等辅助工作,帮助完善长篇报告文学《粉妆楼——江南第一牡丹前世今生》的创作。

为贯彻落实好“文明积分”制度,体现“文明积分”制度的时代性特点,持续激发“文明积分”活力,实践团主动参与到积分制运行开放讨论会中,与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开启头脑风暴。鉴于中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使用操作不便,会上,实践团提出施行“文明积分”实体卡,提案被采纳后,在实践团的设计、打磨中,成功推出新一批“能工巧匠服务积分卡”“文明心实践积分卡”实体卡,村民们可在“七色堇”公益市级上兑换物品,以此鼓励村民们积极践行文明行为、争做文明模范,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在今年寒假期间,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光明村三组组团式修缮工程现场,了解了修缮工程从意见征集、方案协商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并基于专业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人民城市建设更加立体饱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