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有11位开国大将,他拒绝大将衔,成为第57位开国上将

独家故事 2025-02-11 19:10:54

众所周知,新中国在1955年授予了10位开国大将,俗称“十大大将”,实际上在1958年的时候,还有一位将军被拟授大将衔,不过他拒绝当大将,如果他接受大将衔,那就有11位开国大将了。

这位在1958年拒绝大将衔的人就是李聚奎,一位名气不算大的将军,不过论资历和战功,他是足以授大将衔的。与众多“虎将”、“猛将”的赞誉不同,李聚奎有着“兵圣”的美誉。

能被誉为“兵圣”,足见他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和成就,他没有上过一天的军校,是在实践中自学成才的大将军。李聚奎出生在湖南安化县的一个穷苦之家,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了几年的小学。

早年受进步思想影响,李聚奎参军报国,湘军将领唐生智手下当过兵,参加过北伐,1928年7月,李聚奎跟随彭德怀等人一起参加了平江起义,此后他跟随彭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上李聚奎的军事才能初露锋芒,那是在1929年初,当时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仅有少量红军留守在井冈山,敌人趁机偷袭井冈山,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李聚奎指挥少量兵力与敌人激战四昼夜。

1930年1月,红6军成立,黄公略出任军长,陈毅任政委,下辖3个纵队,李聚奎就是第3纵队的队长,他善于用袭击、游击的方式打击敌人,是黄公略和陈毅的爱将,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后来李聚奎还担任过红8师和红7师的师长,参与了五次反“围剿”作战,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李聚奎指挥全师进行穿插作战,消灭了敌人的一个师部和一个旅的3000余人,还活捉敌人的师长李明。

李聚奎所部仅伤亡46人,此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高兴地抱起了李聚奎,后来在长征路上,李聚奎率部打开了北上的通道,率部取得了抢渡乌江和强渡大渡河的胜利。

在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李聚奎的表现同样出彩,从他麾下走出的有开国中将、上将乃至大将,按照正常情况,李聚奎本该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衔,不过他却在授衔前夕被调往石油部出任首任部长。

当时石油工作非常重要,李聚奎是被点将的,为此李聚奎甘愿放弃参加大授衔,欣然上任。李聚奎明白新中国百废待兴,搞好石油工业责任重大,他上任后亲自带着专家和技术人员奔赴大西北,创建了克拉玛依油田。

石油工业部在李聚奎的带领下,组建勘探局,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和生产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聚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8年2月,李聚奎重回军队工作,出任总后勤部政委。

当时要单独为李聚奎补授军衔,拟授大将衔,他得知后当即拒绝当大将,并表示“十大大将”叫起来顺口,不宜增加一人,最终李聚奎被授予上将衔,是被授予的第57位上将。李聚奎于1995年病逝,享年91岁。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