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变化,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那么,明教的四分五裂同样有两方面的原因,明教的发展也依然遵循这样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是内因,一方面是外因,内因是本身的组织关系有问题,外因就是被成昆算计以及在江湖上做事不严谨。如果把账全都算到杨逍头上,肯定是把锅分大了。而且金庸三联版中评价杨逍德薄也不太客观,在新修版中进行了改动。我的观点是,明教的问题并不是杨逍造成的,杨逍只是遇到了突发事件,而不是说他导致了明教的分裂。

阳顶天失踪后,明教陷入分裂,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事情如果全怪杨逍那肯定是完全赖不到,阳顶天首先是自己娶了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也是自己强行修炼《乾坤大挪移》,这些事情都不是杨逍让他干的。另外,阳顶天在的时候,明教的组织结构就有问题,自教主以下,设置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及下属帮众。这个机制看着很合理,但是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权责分工,更没有什么严密的议事程序。

说白了,就是大家伙着干,是一个团伙,而不是一个组织。这样的团伙,如果老大很厉害,所有的人都很服气这个老大,那么这个组织就会更稳固,如果老大一旦出了问题,剩下的人就没有团结的途径,就不能组织起来,就会各自为战,没有办法形成合力。上层的组织一旦松散,下面的帮众也就散了。这样的组织要依靠明君出世,有明君就能引领盛世,没有明君就会沉沦。

所谓明君,首先就是武功得高强,其次是德行能服众,也就是德才兼备。杨逍从天赋上不如阳顶天,阳顶天死的时候,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4层,而杨逍不过练到第2层而已,已经很艰难,而张无忌半天就干到第7层啊,天赋差距肉眼可见。杨逍也很难用语言收服以前的那些骨干们,毕竟没有一个合法的继承和议事程序,都是凭意气用事。等到光明顶大战的时候,杨逍凭借《乾坤大挪移》已经可以一打五的时候,好死不死,成昆偷袭,导致杨逍的天赐良机直接把干碎了。如果这个时候杨逍收服五散人以及韦一笑,也可以力敌六大派,不见得有张无忌那么轻松写意,但是光明顶绝对不会沦陷。主要是杨逍的武功进度没有赶上成昆的谋划进度。内因好不容易具备的时候,外因发生了变化,明教差点被团灭。

张无忌的出现,《乾坤大挪移》直接七层,加上满级的《九阳神功》,直接能把六大派全部打败,而且还有明确的继承权,这样大家全都服气了,明教立马就团结了起来。说白了,就是天降猛男!德才兼备,正好收拾了乱局。而杨逍在位时明教的核心原因就是,武功的天赋不够高啊,这也是金庸设定的,没有主角的外挂厉害。

参考解放军的组织,战场之上不断消耗,干部们则一级级合并重组,不断地设置干部,然后确立目标,展开行动,再次重组干部、设置目标、展开行动,循环往复,直到胜利。明教,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要组织起来干什么事情,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核心目标缺失,必然带来散漫和分裂。张无忌当教主之后,首先确定的就是核心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要往这个方向努力的都是对的。其次,张无忌武功奇高,基本是天下第一高手,暴力最强,其他人不听话就算不死,也不会痛快,只能配合张无忌。因此,明教也慢慢上了正规,还能跟武林正道一起保家卫国。
张无忌继承教主之位那是天命所归:练成教主才能练的乾坤大挪移,挽救明教完成对阳教主的誓言,遗命暂摄教主的谢逊是他的义父,找回圣火令尊为教主,张无忌都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