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郭黄对江湖的王之蔑视啊!当然也是金庸对草莽的蔑视!
金庸要表达是:这个江湖是讲家学、讲传承的!
这个观念一直都深埋在金庸所有小说中,可以说前面每一部小说都是讲这个,至《鹿鼎记》而破之,金庸也不再写小说。
1972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
韦小宝天授奇才,身兼所有传承、又砸碎了所有传承,天下大定,盛世将至。
咱们再来说1961-1962年《倚天屠龙记》,
学一门功夫,要有师门传承,口传也好、秘籍也好,总之要名正言顺,符合规矩,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所有权、道理、一定要站稳服众。
谢逊有师门吗?没有!
谢逊是郭黄的传人么?不是!
那不好意思,你就算拿到屠龙刀,也一样拿不走秘密,因为打开秘密的钥匙依然还是在郭黄传人的手里。
这个是规矩!也是金庸一直在主张的一种秩序,就算你再强再横,规矩不能乱。
谢逊是不够勇吗?谢逊是不够聪明吗?
都不是,破不了秘密的原因,就是因为谢逊非我族类啊!
这个理念如果深挖,就能看到金庸思想中的一种东西,若即若离的瞧不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笑傲江湖》中,全书也在讲这个道理。
林家有《辟邪剑谱》,青城派想抢、嵩山派也要抢、华山派也要抢!
他们有所有权吗?没有!
谁有所有权呢?当然是林家!
所以,无论怎么抢都无法真得到《辟邪剑谱》,因为需要传承!
而且这个传承,连林平之都没有,不好意思,林震南死的时候,林平之没有来啊,所以这个传承落到了令狐冲这里。
也就是说,传承从家传,到了外姓人手里,这是因为家门有难了,事急从权,但是令狐冲不懂这个。
人家林家的传承就是林家的,应该只有林平之自己能听,对不对?
但是令狐冲几次想要在华山众人面前,将此传承脱口而出,可以说林震南所托非人,也正说明令狐冲无心屠龙。
再说回到,郭靖、黄蓉,他们二人纵横江湖几十年,是不是对江湖人了解得特别明白?而且对体制内也了解得特别明白!
郭靖是典型的平头百姓出身,然后靠能力一步步走到武林领袖、襄阳守将的位置,可以说是从一无所有,到既得利益者。
他是很传统的人,重视秩序、重视传承,所以,他就是金庸这个产权传承理念的卫道者,让那些想侍强来抢的人,不能得逞,又终日厮杀,像不像曾国藩?
同时,屠龙少年,会不会变成恶龙?周芷若差点就成了恶龙。
为了平衡屠龙者的能力,金庸设置了一条黄衣女子的线来监督屠龙者,甚至后面张无忌也承担起了这个监督屠龙少年的责任。
这也是金庸所能做的极限了,毕竟决定仟并不在黄衣女子手中,张无忌拳头最硬。
数百年来那些争权夺利,抢刀夺剑之人,则不知死了有多少。
这何尝不在郭黄的算计之中呢?江湖仇杀消耗,祸乱元朝的朝廷,杨家隐于暗处,待机而动,监察天下。
但是这样消极的入世观注定只能寄望谢逊能翻然醒悟、寄望张无忌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到《鹿鼎记》时,则直接两不相帮、撒手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