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3000万采购电子设备,为何华为初审被淘汰,联想却能中标

科技舍 2024-11-16 15:30:02

“信创”大潮席卷神州大地,这股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国产替代成为呼声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随着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简称“信创”)产业链日益完善,众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响应号召,加速实现核心软硬件的自主化和国产化。

这一轮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国家信息安全筑起坚实屏障,更为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打开了崭新的成长空间。

在政企市场这片广袤沃土上,华为、联想、浪潮等大厂商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力图凭借过硬的自主创新实力和完善的信创生态,赢得更多青睐。

政企客户在选择信创产品时,考量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术实力,合规性和安全性也已成为左右胜负的关键因素。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州电网(属于中国南方电网子公司)一则3000多万元的电脑设备采购项目,成为了业界瞩目的“风向标”。

这场号称“信创”盛宴"的采购大战中,各路厂商使出浑身解数,较量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综合实力。

华为的意外出局、联想力拔头筹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信创产业竞争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那么,在这场较量中“国货之光”华为为何会意外出局,联想却能顺利入围呢?

巨头云集

贵州电网近期公布的一则信息化设备采购项目,犹如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业界激起千层浪。

这个总预算高达3766万元的大单,不仅规模庞大,要求也颇为严苛,可谓“高标准、严要求”。

正是如此诱人的“蛋糕”,吸引了众多业内大佬前来“抢食”,从招标公告上的参与者名单来看,这简直就是一场“群英荟”。

海康威视、新华三、浪潮、联想、中兴通讯、同方等知名企业悉数在列,展开一场关于实力与荣誉的角逐。

能拿下这样一个重量级项目,不仅意味着可观的经济收益,更能为企业在信创领域的地位和口碑加分。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联想、中兴等厂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抱团取暖”,与实力强劲的合作伙伴组成联合体共同出击。

联想更是表现抢眼,与广州市卓翔信息技术联手,在标包1中一举拿下40%的份额。

中兴通讯则携手成都科润实业,斩获标包2的全部订单。

至于标包3,被早有准备的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及其信息通信科技公司收入囊中,可谓“内部消化”。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也有让人跌破眼镜的意外。

曾被视为本次招标“热门人选”的华为,竟然联合东华软件组成联合体,在初审阶段就遭遇“滑铁卢”。

据悉,导致华为联合体被拒的原因是,未按要求提供统信UOS操作系统的证明文件,属于“响应性评审不合格”。

如此一个看似“无关痛痒”的小细节,竟然成为了华为这艘“巨舰”的致命罩门,不得不令人唏嘘。

从表面上看,华为此次中标失利,似乎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深究其背后,却能窥见政企采购市场日趋严苛的标准和规范。

在信创时代下,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固然重要,但合规性和安全性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砝码。

哪怕是华为这样在通信设备领域享有盛誉的巨头,也免不了在标书细节上“翻船”。

与此同时,联想、中兴等厂商能够接连中标,也并非偶然,他们在新创产品的打磨上早有准备,与国产UOS系统的兼容性也经过了长时间的验证。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参与政企项目时,对标书的规范性和完备性有着近乎“偏执”的重视,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过硬的“合规功力”,正是他们能够在竞标中胜出的秘诀所在。

透过贵州电网这一个采购项目,我们似乎可以管中窥豹,洞悉当前信创产业竞争的一些新动向。

那就是,随着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政企客户对供应商的要求已不仅限于过硬的技术实力,更看重其在合规性和安全性上的表现。

一个企业若想在政企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创新能力和合规水平上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华为在贵州电网采购项目中的意外“掉队”,为业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在这个看似偶然的结果背后,其实反映出政企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这不禁让人反思,在信创时代下,企业的制胜法宝究竟在哪里?

技术优势VS合规管理

长期以来,技术实力一直被视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尺,诚然过硬的创新能力和产品性能,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

贵州电网项目的结果表明,技术优势虽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一家企业如果只盯着“技术”,而忽视了合规性方面的要求,照样可能在招标中折戟沉沙。

合规能力,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变量,它考验的不仅是企业对标准和规范的严格履行,更折射出企业对客户需求的重视程度。

在政企客户看来,一家合规意识的企业,就是一家值得信赖和托付的合作伙伴。

这种基于契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信任,其分量之重往往不亚于技术实力。

华为此次的“败局”,固然有“巨舰”偶尔趟浅的意外,但更应视为一次企业自我完善的机会。

事实上,华为在5G、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积淀举世瞩目,但在合规建设方面是否存在短板,则值得深思。

如果能从这次教训中汲取经验,在夯实创新的同时补齐合规这块“短板”,未来在政企市场的表现,可能会大不一样。

当然,这也并非华为一家的问题,纵观整个信创产业,许多厂商往往习惯于“拼性能”,而在标准、规范等方面的重视度还有待加强。

如何从“技术驱动”到“技术+合规”双轮驱动,已经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这其中,既需要企业高层在理念上的更新和重视,也需要在流程、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完善。

唯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并将其融入到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合规意识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贵州电网采购项目的结果,不仅仅是企业实力的较量,也折射出了当前政企采购规则的某些困境。

严苛之下如何兼顾创新?

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在严苛的合规性要求和鼓励创新的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严格的合规性标准,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助于规范采购流程,防止暗箱操作,确保公平公正。

但另一方面,过于死板的条条框框,也可能成为创新的“紧箍咒”,让一些优秀的企业和产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被拒之门外。

事实上,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创新领域,过于僵化的标准和规范,本身就可能成为“创新杀手”。

一套过时的评判标准,很可能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这不仅不利于采购方选择到真正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也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绊脚石”。

在合规性和创新性之间,或许我们需要一些适度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并非对规则的放弃或对标准的降低,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予企业一定的创新空间和纠错机会。

华为在贵州电网项目中的遭遇,既是一记警钟,也是一面镜子,它警示着企业,在政企市场的竞争中,技术实力固然重要,但合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它也映照出,在创新与规范之间寻找平衡,是整个行业都需要审慎对待、认真探索的时代课题。

未来已来,变革不止,在信创产业这个大潮中,唯有技术与合规兼修,创新与规范并行,才能基业长青、行稳致远。

对于华为,对于联想,对于每一个征途上的创新企业,这都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1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4-11-16 17:00

    因为买华为没有回扣[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11-17 09:25

    华为是不送礼的

  • 2024-11-17 12:21

    汉奸走狗多了去!强烈要求彻查南方电网是否存在幕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