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黄仁勋在2025年的四月四号,去了一趟现任美国总统的海湖庄园,参加了一场晚宴。
当然了,大人物参加晚宴,有时候不是去吃个饭那么简单。
果然,在晚宴结束之后,美国就改变了一项计划,原本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出口的管制政策就被暂停了。
这无异于让英伟达被窒息的业务,有了缓和的余地。
当然了,美国政策的目的性是很强的,不会几句话就会暂停既定政策。
就像美国加的对等关税一样。

所以英伟达为这项政策的松动,也做出了让步,比如英伟达在未来的四年内,要向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投资达到五千亿美元。
五千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比如早之前美国的星际之门,四年投资也就五千亿美元。
这绝对是一次对英伟达的割肉行动。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在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的大前提下,英伟达还要把部署在亚洲的供应链拉回到美国。
怎么说呢?

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还是有成效的,但都集中在机械、家具、纺织等中低端领域。
在2022年到2023年公布的制造业项目超过了两千两百多亿美元,但其中有40%被延期或者干脆就暂停了。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关税问题,比如供电、铁路、公路的基础建设老化问题。
以美国电力为例,发电能力不到中国的一半。
最关键的是,美国已经形成了依靠全球分工,为其提供服务的模式。
而想要重建这些制造业,不仅要提供建设的资金,额外的资金也不可少,据说这笔额外的资金占比在40%左右。
这就意味着巨大的消耗,美国能不能扛得动,这都是一个问题。
而英伟达将供应链拉回美国,对于它来说也是一场考验。

所以这两个条件对于英伟达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难题,如今为了将H20销往中国,英伟达也是够拼的。
这也能看出中国市场对于英伟达意味着什么?
以上这些都是在四月十号的时候,美国媒体报道出来的,比如路透社。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很牛的H20人工智能芯片
有多牛气?从正版的H100前后去功能化了两次,英伟达才得到了H20。
最先进的是H100,由英伟达于2022年三月二十二号推出,据说采用的是四纳米工艺,上边集成的晶体管就有八百亿个。
可以说H100的功能非常的强大,有着七十二计算核心,一秒就有300TFLOPS的浮点运算能力。
所以在当时,要是进行复杂大规模的运算任务,H100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仅在2024年H100全球出货量就高达两百万片。
而官方售价大概在三万五千美元,也就是二十五万元左右。
但销售给中国,价格可就完全不一样了,2025年的售价就高达二百二十万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H100被美国当做拳头产品,卡着中国的脖子不给,严格限制出售给中国。
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H100的去功能化的首次,这就是H800。
毕竟中国市场就占据了英伟达营收的12%到15%。

虽然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受到美国的管制,但数据中心业务的主要支柱还就是中国市场,这个比例更是高达了20%到25%。
毕竟中国人工智能属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规模已然达到了万亿级别。
不仅大型企业的需求旺盛,中小型的需求也不差。
H800是为了符合美国出口管制出的一款芯片,它仅仅是将互联带宽从900GB每秒降低到了400GB每秒,核心算力还有较高的保留。
可到了2023年的十月份,这条变通的路径就被美国给堵上了,禁止将H800出售给中国。
于是在H800的基础上,就又有了第二次的去功能化,性能直接降低到H100的15%,而这就是H20。
这次去功能化可以说是差不忍赌,按照一般的商业逻辑,H20的销量不会太好。
但如今的商业还要考虑一个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包括兼容性、使用惯性等等。

所以H20虽然功能下降了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步,但依然有着供不应求的销售热度。
这是一种很无奈的局面。
但就算是这样,美国还是想要将H20进行限制,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那么说道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难道中国就没有好的人工智能芯片吗?干什么让美国人这么欺负?
中国有这方面的芯片,甚至比H20好很多的,比如昇腾910B。
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刚刚提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身的兼容性就对昇腾910B不是很友好。
所以在芯片领域中,一件商品好不好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有没有符合的生态环境。
国产半导体替代要加速,国产化率要提高
H20成为了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但进入到2025年的一月份的时候,美国政府又要对H20进行限制,然后就是四月份英伟达和美国政府达成了交易,暂停限制。
都H20了美国还想拿捏,脖子被美国卡着,它想什么时候捏就能什么时候捏,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
那么替代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就成为了必然。
就连黄仁勋也有这方面的担忧,他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不从美国购买,就会自己制造,而中国是美国非常重要的技术产业市场。
尤其是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一连串的关税政策出台,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也在一路推高。
而这种情况也会加速中国替代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的脚步。
毕竟当一个产品的成本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太多,甚至超过了替换它的成本,那么替换就成为了必然。

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的黄仁勋用五千亿美元的投资,来换取H20的出口限制。
毕竟时间可不在英伟达这里,当时间拖的够久,原本的生态环境被淘汰了,到这个时候别说H20这种只有原本15%功能的产品,就算是H100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购买欲望了。
毕竟一个坑跌两次的企业,早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掉了。
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发展,尤其是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人工智能芯片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中国会把这把钥匙让给一个外国公司控制吗?
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