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说起土地荒漠化,可谓是整个世界的难题,但我国却经过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不仅成为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甚至还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绿化增长面积。
最为关键的是,我国还发明了一种治沙黑科技,只要启动这头“巨兽”,仅一天的时间就能吞食掉40亩的沙漠,治沙效率相当的高。
那么,这台神奇的黑科技到底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吞噬沙漠的?
我国幅员辽阔,沙漠面积广大。据有关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2%。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
其中,北方地区因气候干旱多发,沙尘暴频繁,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威胁。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东西跨度约1000公里,南北跨度达400公里,整个面积更是超33万平方公里。
正是由于这个沙漠面积十分庞大,再加上环境恶劣,甚至被人称之为死亡之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治理沙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治沙工作。当时的主要做法是在沙漠边缘种植树木,以扩大绿洲,防止沙漠扩散。但这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并做好地下水源等预备工作,否则树苗难以成活。
同时,沙漠面积广阔,仅靠人工种树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据统计,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累计种植了约660亿棵树,这得益于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
然而,想要扭转沙漠化趋势,种树速度必须超过沙化速度,这需要更有效的手段。为此,我国人民发明了独特的“草格”治沙法:先在沙地上划分出规则的网格,再将麦草等植物的茎秆,按网格将其压入沙中,形成草制的沙障。
但这种方法同样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效率不高。如果想要进一步治沙,我们需要加快绿化速度,使其超过沙漠扩张速度,才能最终战胜沙漠。
直到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刘晋浩教授团队研制成功一种多功能固沙车。这台固沙车集植树、喷水、割草等功能于一体,被治沙人亲切地称为“吞沙巨兽”。
这台固沙车后方设置有草料储存箱、草料处理设备。工作人员先将草料投入箱内,然后经过处理成束后由机器压入沙地15公分深。
草料以1米见方的格子排布,起到减缓风力、固定沙土的作用。与传统机械相比,固沙车可精确控制草料间距,既不过密也不过疏,输送系统可同时喷洒水分,大大提高草料的成活率。
除草料植入外,固沙车还可进行树苗机械插秧。树苗深度可精确控制在沙层15-25公分,避免树木生长受干扰。树苗周围亦可喷洒水分,确保获得足够水源。
据统计,这台固沙车每小时可完成约2000株树苗的插秧,日处理面积可达40亩,是普通固沙工的50倍。
大容量设计与续航能力强大,可大幅减少人工投入。2017年,甘肃购买多功能固沙车用于治理3700亩沙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无需人工从事繁重劳动,仅1-2小时可完成原来近一天工作量。固沙车不但工作高效,还可保护治沙人免受沙尘伤害。
甘肃当地林业专家介绍,固沙车的发明与使用成功地掀起了我国沙漠治理的革命,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前沿。
它为沙漠变绿洲的工作树立了典范,也使甘肃及相邻的陕西榆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监测,榆林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固沙车投入使用后显著提高,对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固沙车有望实现无人驾驶。这将允许它进入人迹罕至的深沙区独立工作,不受恶劣环境影响。可以预见,固沙车必将在各类沙漠地貌获得广泛应用,大幅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如此,多功能固沙车填补了我国沙漠治理的技术空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固沙车已在宁夏、青海等多个沙漠省份推广使用,并开始受到国外关注。
有业内人士指出,固沙车的运用为我国沙漠治理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在荒漠化治理速度将持续加快,治理规模不断扩大。一时间,“中国速度”受到国际瞩目,被寄予厚望。
事实上,植树造林和治理荒漠一直是中国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致力于大规模植树造林。根据NASA的卫星图像显示,2000至2017年,中国新增绿地面积占全球的4分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森林覆盖率仅8.6%,到2020年已提高到23.04%。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4.1%。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硕果。
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缔约国,中国积极履行约定义务。近年来中国在治理库布其沙漠方面成效显著,治理率达25%,大大改善了当地环境。
有专家预测,依靠像固沙车这样的新装备,中国沙漠治理事业将进入快车道,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