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最近几日都在观看电视剧《丁宝桢》,整体而言,这部历史剧还是符合历史实情的,很客观地讲述了晚清名臣丁宝桢一生的功绩。只是剧情略显跳跃,且结尾颇为潦草,相比《大明王朝》、《雍正王朝》而言,略显不足。
当然,御史并非是想讨论剧情,而是以此为契机,从正史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丁宝桢在同、光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与其他七个总督的对比。
丁宝桢在八大总督中地位如何?丁宝桢于光绪二年,被授予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代吴棠署理四川总督一职,次年实授。
清代自乾隆时期开始形成定制,全国共设八位总督,即直隶、两江、湖广、两广、陕甘、闽浙、四川、云贵。
尽管总督都是从一品大员,但因其地域、兼衔等因素,各省总督的政治地位和实权还是有所差别的,直隶、两江、陕甘三省总督比其他总督始终略高一筹。
同、光时期,尤其是光绪初年时,全国的督抚基本上出自湘、淮系统,光绪初年,八大总督分别是:
直隶总督李鸿章、陕甘总督左宗棠、两江总督曾国荃、闽浙总督杨昌濬、云贵总督岑毓英、湖广总督裕禄、两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丁宝桢。
此八个总督中,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杨昌濬都是湘、淮集团的核心人物。可能很多读者朋友对杨昌濬不是那么太了解,他是湘军元老罗泽南的学生,与左宗棠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有重大军功。
云贵总督岑毓英虽不是湘、淮系,但他同样也是吃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红利,进而跻身督抚的,而且他与李鸿章的关系不一般,大致可以认为,岑毓英是半个淮系。
张之洞自不必说,非湘非淮,纯正的清流派出身。因受慈禧太后的恩宠,得以外放封疆。而且张之洞在朝中有很深的背景,他的堂兄张之万是内阁大学士。
八个总督中,仅有裕禄是旗人,裕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属于典型的满族亲贵,他的父亲崇纶曾任湖北巡抚,裕禄本人也先后担任过盛京将军、四川总督,可谓是出身权贵,背景深厚。
丁宝桢非湘非淮,在朝中也无靠山,至少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丁家此前有人做过官,贵州平远州丁氏家族,是从丁宝桢这一代开始发迹的。
这么一对比,丁宝桢就显得比较单薄,又非湘非淮,朝中亦无靠山,这也注定了他的影响力不及其他总督。可能这么说很多读者朋友未必认可,那么御史就来讲一讲丁宝桢的仕进之路。
学者型与实干型人才丁宝桢于咸丰三年中进士,朝考后被点为庶吉士,出身自然没话讲。进入翰林院不久,丁宝桢的母亲去世,按定制他要回乡守制。
在老家守孝期间,地方上出现了苗民叛乱,时任贵州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让丁宝桢协助镇压起义,咸丰帝授予其翰林院编修一职。
丁宝桢本是书生,然而他在军事方面颇有谋略,在他的协助下贵族苗民起义很快被镇压,并因功升为岳州知府、长沙知府。
按照既定的路线,丁宝桢翰林出身,大概率会留在京城任职,只是事出有因,从此走上了为官地方之路。
从他的仕途经历来看,总体还是十分顺利的,同治二年以长沙知府越过道员直接升任为山东按察使,此后丁宝桢的为官大部分生涯都在山东度过。
直隶、山东是京师屏障,当时僧格林沁驻军山东,丁宝桢正是受到了僧格林沁的赏识,从而获得提拔,晋为山东布政使。
同时,时任山东巡抚的闫敬铭对丁宝桢的能力十分看重,他卸任山东巡抚时,上奏朝廷以丁宝桢为山东巡抚。
按照清代的惯例,本省布政使不能出任巡抚,慈禧太后素闻丁宝桢之官声政绩,破例提拔他为山东巡抚。在巡抚任上,丁宝桢确实干出来一番政绩,尤其在剿捻的过程中,立下了军功。
不过剿捻主要是由直隶总督李鸿章负责的,丁宝桢是配角,而且他们之间也因此发生过矛盾,故而丁宝桢为政山东期间,多少是受到了李鸿章的掣肘。
光绪二年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后,山东巡抚由李元华署理,而李元华是安徽六安人,丁宝桢调离山东,不排除有李鸿章暗中运作之嫌疑。
丁宝桢在山东政绩突出,为官也清廉,深得百姓爱戴,尤其是斩杀安德海更是让他名满京师。然而政绩突出、敢与权贵抗衡,并非是官场立身之本。
想在晚清官场立足,一是朝中有靠山,二是湘淮集团成员,丁宝桢两者都不具备,不管是在慈禧太后心中,还是在同僚跟前,都不大可能有太大的话语权。所幸丁宝桢本人过硬,且名声在外,朝廷和大员们也不好为难他,让他做个四川总督也说得过去。
客观地说,丁宝桢是一个清官、好官,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官如果放在雍正朝,那么十有八九会入阁拜相,大概率会混个大学士。
只是在晚清腐败的官场之下,丁宝桢出淤泥而不染多少像个“异类”,树立个榜样还行,跻身权力核心层则万难。
丁的能力是卖国贼李不能比的
能做到总督 绝对不是简单的能吏或者清官 不过丁宫保最出名的还是他的鸡丁[笑着哭]
无论如何,能在那个时代干到总督这个位置并且青史留名绝非泛泛之辈,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个人才
给满清干的,都是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