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3点改进,我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了

槃鹰 2023-03-10 19:25:52

昨天,我把最近算法优化开发的成果发布测试了,同事反馈优化的效果很明显,这让我很开心。

从这件事情上(关于如何把一件事情干得更好上面),我有一点新的心体得会,分享给你。

我对比了一下之前的工作状态,通常是这样的:

一个开发任务,会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大家在这个节点上要提交工作成果,从而进入下一阶段。

因为整体项目是有一个完整计划的,需求、开发、测试、运维、运营等各个阶段都节点,只有各阶段都顺利完成,最后的产品上线发布才能顺利实施。

比如,我完成一个算法的开发,提交给测试的同事测试,测试检测出问题,我这边再进行修改完善,直到全部修复上线。

同时,我需要和前后端的同事紧密配合,进行联调。

也许你会说,这是项目管理惯例啊,没什么问题呀。

的确是这样,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

通常时间都会很紧张,而在这种严格的时间节点要求下面,我发现我很难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产生。

因为始终有一个压力压在我的大脑里,类似于“还有两天就要搞定,搞不定会很麻烦。”,这样。

所以,大脑会趋向于找最快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这样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而又因为产品的应用领域有一点点新,所以有很多问题,到网上不一定能找着答案,只能靠自己不断假设、写代码验证,然后调整优化。

如果方向不对,就要推倒重来。

随着自己对问题不断地深入了解,获得更多的认知,才能渐渐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妥的方案。

然而,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要花长时间去验证的方案,我可能直接放弃了。

我会选择在现有的方案下面妥协,但调来调去,因为思路整体不对,所以很难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时间花费也一点不少。

简言之,就是时间太紧,压抑了大脑的创新思维。

而最近,我从三个方面改进了自己的工作状态。

1、一方面,我也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攻一个一个的难题。

当然,最终的时间节点还是存在,公司给的压力也仍然存在。

但是,我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探索。

我做的时候,不再那么急躁,这样不行,我就换一个思路,我敢把之前的思路全部否定了。

就这样一直试,直到测试到一个好的结果。

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取得的效果很不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鼓舞了同事们。

想起乔布斯做产品的时候,因为对产品不满意,而不停地延迟产品发布的时间,虽然对用户来说晚一点才能买到最新的产品,但是他能保证用户拿到手上的产品是很惊艳的。

我无法和大佬比,只是觉得这种精神确实值得学习,我相信这样做是值得的。

2、另一个方面,我提高了对于自己产出成果的质量要求。

我之前在读李笑来的书时,看到了一段话,我觉得很好:

“咱是谁呀?所以,这种事情咱不能干呀!

咱是谁呀?所以,做成这样子,拿不出手呀!

咱是谁呀?所以,坚持是必须的,没商量的!

咱是谁呀?所以,得做到这一步才行。”

就把这段话写了一个便签,贴在我的办公桌上面,我一抬头就能看见它。

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自己,要更加精益求精。

咱是谁呀?所以,这事情做成这样,我拿不出手。

哈哈,这段话感觉挺魔性的,我时不时地念起来,都慢慢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了。

所以,在完成一部分工作的时候,如果还有瑕疵,以往我可能会说:

“算了,没时间了,先交上去再说。”

现在,我可能会说:

“再看看有没有办法,把这个问解决一下。”

就是这个思路的转变,让我完成工作的结果要比以前好了一些。

3、最后一个,每天做一些冥想。

早上5点起来,我会先做10~15分钟,先是觉察自己的呼吸,保持正念。

然后,我会扫描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从左手到右手,控制注意力到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中午,不带手机,去公司附近的公园行走。

这些固定的例程,时时提醒我保持注意力到当下做的事情上面,不让它随意的散漫,游走掉。

这似乎也改善了我做事的效能。

因为我能感觉到,以前在开发的时候,周围人的讨论、窗外广场上嘈杂的声音,都会让我的注意力转移过去,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拉回来。

有时甚至是拉不回来,就随手拿起手机看信息,刷起视频来。

但是现在,尽管仍然会注意到,但是我发现我能比较快的把自己拉回到工作状态中,并且,保持更长的不被干扰时间。

工作效能提高了,我完成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更高了。

于是,我也会更有动力去做好后面的工作,这个正向的增强回路就运转了起来。

很多人说,工作也是一种修行,愿你能修得圆满。

今天是日更第258/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143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