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面,对于解放军未来水面舰艇的发展,一直有一个“新概念舰”的说法,首次相对详细阐述这个概念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他在第十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2017年4月)上作主旨报告时提出了“全能舰”这个名称,马院士认为,“要想赢得战争,亟须舰船平台在能源动力、武器及发射方式上进行颠覆性变革,以技术性创新牵引作战样式创新。”
马院士指出,得益于舰载高能武器和全电舰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研制成功,“全能舰”单艘舰艇即可实现系统防空、反潜和对海、对岸的精确打击,这将彻底颠覆现有的海上作战样式。
之前大家认为全能舰更趋向于武库舰
而在2023年6月,马院士在《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一文中,正式把“全能舰”升级为“超能舰”,文章认为,目前全球海军多种不同任务的作战平台如航母编队等,系统复杂,协同指挥难度较大,而且建造维护成本极为高昂。随着高能武器的发展,传统的作战平台已无法满足新型武器的能量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海军工程大学率先提出超能舰构想,“超能舰”是集成了电磁能武器和核能综合电力系统的新型海上攻防一体作战系统。
马院士文章中提出的超能舰构想图
文章介绍,“超能舰”上装备的武器系统有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电磁火箭炮、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等,这些新型电磁能武器可以与全电舰船技术集成,将舰船平台能量智能高效地转化为高能武器所需的电磁能,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各种“火力性能”之外,还可以大幅提升舰船持续作战能力,从而保证单艘全能舰就能执行传统舰艇编队的作战任务,这将彻底颠覆一百多年来的海上编队作战方式。
“超能舰”的先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核能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应用,能将常规战争中不能作为武器使用的核能,通过电磁能转换为可用的打击能量;二是舰载高能武器系统的运用,可以作为反舰导弹、防空导弹以及鱼雷等武器的能力补充,采用电磁炮加激光武器的组合,远距离使用电磁炮,近距离使用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弹药造价低且携带量大幅提升。
其中,“超能舰”配备的电磁轨道炮射程远,打击范围可达临近空间;电磁发射导弹可自动重复装填,持续作战能力和射程大幅增加;电磁线圈炮可发射各种水中兵器,大幅提升水下攻防能力;激光武器以光速传输能量,瞄准即命中;高功率微波武器杀伤范围大,能有效应对“蜂群”目标。搭载空中、水面、水下无人信息系统,融合卫星网络,实现大范围战场感知、信息共享。
我们相信水下武器也会迎来突破
综合马院士近年来关于“全能舰”的各种论述,以及最新发表的这篇文章来看,“超能舰”的颠覆性主要体现在舰载高能武器和全电舰船技术这两大领域,而在外形上,依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型核动力航母”构型。
此外,在文章中,对“超能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上,马院士团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也就是说“超能舰”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概念,而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甚至相对充足的技术基础。
如果“超能舰”真的实现了,就会先对手一步实现作战样式的创新与变革,必将实现对英美发达国家的后发赶超,并主导和引领未来海上作战样式。
外形上超能舰更新“超级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