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被特朗普亲手终结,迎来注定失败的结局

庆彬有理 2025-01-27 15:53:57

特朗普回到白宫,给美国的官僚系统,来了一场线上线下的“大整顿”,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美国国务院官网,用来阐述所谓“印太战略”的PDF文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进入了404界面,无法访问,更无法下载,好像突然之间就“寿终正寝”了一样。

考虑到特朗普走马上任前,美国的“印太战略”就已经陷入了比较低迷的状态,生命周期走到了肉眼可见的尽头,所以这份文件的突然消失,可能没法用单纯的“技术故障”去解释。

【特朗普上来后,对白宫线上线下都来了场“大整顿”】

在404之前,美国国务院官网上的“印太战略”文件,是2022年2月的版本,是拜登政府几经增补后的版本。把这份文件撤下,也意味着,特朗普对“印太战略”有自己的主张,总之需要和前任保持距离。

有必要指出,“印太”这个概念,滥觞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安倍于2016年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试图将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板块相捆绑,冲着中国来的意味很明显。

而美国也发现了“印太”两字背后的地缘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为现在的“印太战略”。

不过从过去几年的政治实践来看,美国要的是这个噱头,为自己在中美关系间的冷战思维找个相对合理的容器,自作多情的成分更多一些,响应者算不上有积极。

【美国国务院,导向“印太战略”的超链接已经进入404状态】

至于特朗普自己,对“印太”概念明显缺乏兴趣,在他的第一个任期,甚至拒绝在正式场合提这两个字,甚至改成了“亚洲战略”这一表述。

看得出来,特朗普更倾向于与不同的国家谈交易,而不是在一系列多边会议上,去安抚盟友,平衡多边利益。

更不要说,美国盟友之间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相同,强行达成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外交平衡,本来就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显得格格不入,所以特朗普对这个概念不感冒,也在意料之中。而在他的第二任期,这一想法并没有任何改变。

当然,特朗普也不是完全排斥“印太战略”,至少这个概念,在稍做改造、调整之后,依然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筹码。但肯定不是按照拜登政府的思路去搞,否则这岂不是在告诉外界,自己准备延续拜登政府的“全球同盟”?这是特朗普断然不能容忍的。

【拜登对“印太战略”可谓推崇备至】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国务院官网上,那份带有前任色彩的“印太战略”,在特朗普上任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放在几年前,美国对“印太战略”可谓是推崇备至,拜登政府主动为其添加了更多内涵,比如说深化“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也就是QUAD,并隆重推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试图以“印太战略”为地基,打造一个用来围堵中国的小院高墙,重新塑造地区秩序。

可话又说回来,炒作这个概念符合美国利益,但将其打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实体,已经超出了美国现在的能力范围。

IPEF的会议一场接一场,但经济规则始终是空中楼阁,更不要说谈利益分配问题了。至于四方机制,早就沦为了外交秀场,联合声明倒是写得像模像样,可始终没有推动更具体的议程。在拜登任期的后半程,干脆一场像样的元首峰会都没开过,

【2016年安倍提出“印太”概念,美国接力炒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太战略”的关键参与者,都希望缓和对中国的口风。向来喜欢搞地缘投机的印度,一直顾左右而言他,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和配合;

而澳大利亚则生怕自己陷入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困境,无法平衡地缘政治利益和中澳经贸合作;

至于日本,虽然是“印太”概念的提出者,但随着安倍去世,日本政坛几经动荡后,老对手石破茂上台,注意力也不在这里了。

美国虽然是“印太战略”这一框架的核心,但有多重视,完全取决于总统的主观意志。拜登时期看重“印太”概念,是因为这与自己的全球同盟战略相辅相成,而到了特朗普时代,立刻又成了“美国优先”的累赘。

【IPEF会议一场接一场,利益问题始终无法调和】

更不要说,“印太战略”还存在硬伤,看似宏大却徒有其表,没有实际内容作为支撑;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却连参与方的利益分歧都无法有效调和;看似存在感很高,却从未留下有价值的政治遗产。

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特朗普新任期,美国“印太战略”文件的戏剧性变化,相关网站直接被撤下,后面就算重新上线,也会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只会重点体现新总统的孤立主义风格。

于是曾经被美国反复挂在嘴里的“印太战略”,消亡却在无声无息之间,连一场“轰轰烈烈的失败”都不配拥有。而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种改变可能只是顺手的事情。

8 阅读:3596
评论列表
  • Liao 1
    2025-02-01 14:55

    印太战略与拜登一起埋进美国坟墓!

庆彬有理

简介:拓展思维世界,给广大读者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