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正是开撕的年龄!吴敬平炮轰乒乓乱象,刘国梁恩师下场回应!

乒谈 2025-02-16 12:09:19

最近,两位70多岁的国乒功勋教练吴敬平和尹霄隔空杠上了,先是吴敬平炮轰如今的乒乓乱象,然后尹霄正面回击,认为吴指导的说法是对于如今这代乒乓人努力的不尊重。随后,吴敬平再次更新社媒,疑似是对于尹霄的说法进行了回应。

吴指导是马琳、王皓、陈玘、樊振东、许昕等人的恩师,1954年5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如今即将年满71岁;尹霄指导是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张继科等人的恩师,1953年7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如今71岁半,比吴指导大半岁多。

他们两人的争论究竟是为何?我们来看一下时间线路,以及他们的观点。

2月15日早晨9:26,吴指导更新社媒,谈到:

看到最近乒乓球的乱象,内心感觉到十分难过。“国球”被资本裹挟,为商业比赛站台的时候就已经变味了,现在的“国球”已经不是我们为之奋斗几十年的那个“国球”了,老一辈国乒人创下的基业已经被挥霍得差不多了。

国乒男线目前已经严重断档,还在这个档口逼退了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樊振东,这在国乒没有过先例。国际乒联推出WTT的那一刻开始,就利用霸王条款绑架了全世界的运动员为他们盈利,巴黎奥运会后出台罚款条例,逼退新科单打冠军樊振东和陈梦,这也没有过先例。

樊振东和陈梦做了很多运动员不敢做的事情,逼迫WTT调整,但是他们给出的调整是避重就轻,罚款规则依然存在,而且是加大了力度,没有恢复樊振东和陈梦的世界排名,仅仅是赋予参赛资格。如果是这样,樊振东陈梦就需要从资格赛开始打,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是专业乒乓人能干出的事情?

最后,吴指导认为,乒乓球比赛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必然,既然是商业比赛就要按照商业的规则办事,尊重运动员们的个人参赛意愿,赋予他们权利,按照自己的身体和技战术状态来决定是否参加,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利强制绑定他们参赛,强买强卖。“国球”的未来在哪里?WTT的未来在哪里?

吴指导的言论一出来,立即引发了各方关注。

张继科在直播中谈到,吴指导发的笔记我看了,说的十分有道理。

陈玘则是直接开炮:一群不懂装懂的神经病,不过也挺好,发展嘛,夸多了也不好,多黑黑至少能找点问题,及时纠错发展也会更好。

尹霄指导专门注册了一个社交账号,下场回应。

不知道是为何,尹霄指导的社交媒体用的名字是“尹肖”,不知道是改名字了还是打错字了。他谈到:看了吴敬平教练的文章,自己作为一个老教练拥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吴指导谈到国乒裹挟资本逼退樊振东陈梦,这不符合事实,甚至是颠倒黑白。WTT是国际乒联组织下举办的商业性赛事,也是奥运会、世乒赛发展的有效补充。试问,一个项目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支撑,谈何强大和发展?

WTT运营才几年时间,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次在新加坡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大家能够看到国际乒联的诚意。任何职业项目都有自己运营的规则,有奖有罚是规则属性。樊振东陈梦在巴黎奥运会拿到了单打冠军,在巴黎和东京两届周期8年时间里都很努力,为国家争光立功。但是别忘了,他们背后是一个团队,有国家队的教练组、陪练、后勤和各省市乒乓界的支持。

第二、吴指导提到国乒的基业被挥霍光了,后备力量断档。我不明白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这件事是对当代乒乓人艰辛努力的侮辱!

国乒60多年长盛不衰,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乒乓人精诚团结、抛家舍业、付出巨大努力。2003年开始到现在,世乒赛男团11连冠,6届奥运会总共26块金牌,国乒拿到了24块,拿亚军就是失败。

自己从事教练工作50多年,并不是每个年龄段都能出顶级人才,即便我们基础雄厚也不能违反内在规律,不信大家可以翻阅历史。

2020年底,国乒建立了青少年集训队,少年集训队是7-10岁,青年集训队是11-15岁,每年都有一次公开的选拔赛,每个年龄段前八名成为国家青少年集训队正式队员,每年两次集训,十分刻苦精雕细琢,已经初见成效,去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U19、U15共13项我们获得11冠军;东亚希望杯U12四个项目我们包揽冠军。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国乒男队梯队建设,从张继科马龙许昕开始,到樊振东王楚钦,再到林诗栋黄友政陈垣宇,年龄结构和打法都很齐全,任何的新老交替都会有一个过程,过程中年轻运动员不断得到历练,逐渐成长起来,这中间势必会有惊喜,也会有学费,谈何青黄不接?

可以看出来,尹霄指导的回应十分严厉。吴敬平指导今天再次回应,引用先贤“品行干净,好运自来”的名句,看起来这场纷争到这里,表面上是可以落幕了!

那么,吴指导和尹指导的观点,大家更认可谁?欢迎留言讨论!

1 阅读:77

乒谈

简介:乒乓球比赛资讯、名将介绍、经典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