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糯味来袭,长宁首店开张后谁能抵挡住这份诱惑?

军军美食 2025-04-10 11:15:02

早晨八点,百联西郊购物中心的叶聚兴店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队。

社区的老爷叔和年轻的白领们站在一起,窃窃私语。

有人会觉得奇怪,一家以糯米制品为主的老字号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本地居民和路过的行人。

有人讨论粽子和青团到底哪种更好吃,而有人则在评判方糕和烧麦的新鲜程度。

大家各抒己见,但似乎都对这家新开的店充满期待。

叶聚兴百年传承背后的糯味工艺

走进叶聚兴店内,你会发现一种独特的氛围。

简约明快的设计中,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对于这家自咸丰年间开始的百年老字号,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是它的灵魂。

这里的青团,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气,制作过程讲究,带着一种古朴的仪式感。

店员们的动作娴熟,每个丸子都被捏得浑圆饱满,豆沙内馅甜而不腻,让人吃了还想。

粽子与青团:香糯记忆中的经典搭配

说到粽子,这里卖得好的不仅是味道,还有那种厚重的文化沉淀。

叶聚兴提供的11种口味,让不同喜好的顾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赤豆粽是老上海人津津乐道的经典,它纯粹,只用糯米和红小豆,入口便能感觉到食材的本味。

而陈皮豆沙粽的制作则显得更为精巧,五年陈的新会陈皮被磨成粉,和豆沙巧妙结合,口感微甜,又带一丝凉意,适合夏日午后来一块。

方糕和非遗技艺在长宁的全新呈现

而方糕则是另一个令人难以割舍的存在。

每日清晨,店内的第一笼方糕出炉,米香伴着豆沙的温暖味道,充满整个店面。

方糕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正是这份甜津津的米香,让她重新找到了小时候外婆灶间的味道。

形似枕头的粽子更是能包进丰富的馅料,半斤的重量让你一吃便是满足。

每天售出的数量不断刷新记录,也让这家店成了长宁区的一道风景。

百联西郊的非遗美食街区新体验

百联西郊购物中心致力于打造“非遗街区”,叶聚兴的入驻承载了这一计划。

除了这家百年老店,商场还引入其他非遗项目,比如东泰祥的生煎。

这样的布局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之余,愿意停下来,细细品味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传统美食。

每一次咀嚼,都像是与时间的一次对话,既满足了味蕾,又增添了文化认同感。

到了晚上,叶聚兴的店员开始打理收尾工作。

白天忙碌的脚步声、温馨的谈话声渐渐远去,但食品的香味似乎依然萦绕在空气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仅吃到了美味,还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某种久远的文化魅力。

当我们想到美食时,或许脑海中自己记得的不是某种食物具体的口感,而是和这食物相关的某段回忆。

叶聚兴就是这样一家店,它的到来,唤醒的不仅是味觉,还有人们心底那份对传统的深刻眷恋。

不仅承载着一种百年传统,它更像一位老朋友,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悄然间用一份糯米的香味,让我们慢下脚步,思考生活。

这就是叶聚兴带给长宁的改变,一家小店,一块青团,一个故事。

在夕阳下,新的历史继续被这片土地书写,而我们,都在这百年传承里,找到了一丝丝家乡的味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