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的时候,有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意思就是说,整个天下都是皇帝老儿的。哪怕你是藩属国,要是想干个啥大事,也得提前跟皇帝打个招呼才行。
别的先不提,哪怕你就想改个国家名儿,那也得向皇帝打申请才行。只要皇帝点头了,那就能改。这种小事,皇帝一般都会同意的。可当年阮福映向嘉庆皇帝提出这申请的时候,不但申请被驳回了,还把嘉庆惹得大怒,这到底是为啥?
第一点,这儿全是少数民族部落。第二点,这地方太偏了,现在看可能觉得没多远,可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因为距离远,所以这地方一直特别神秘。
可就是因为他很神秘,所以才能一直不被中原的战争牵连,这一点他们可骄傲着。秦始皇连六国都能统一,难道还搞不定这个地方吗?
秦军的士兵把西南踏平之后,就只剩一条路能走,那就是归入秦朝。这边被占领后,赵佗就留在这儿守着了。可没过多久,中原那边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上台了。
秦二世实行暴政,这就使得农民起义不断兴起,中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大混战的时期。可这事儿跟远在西南的赵佗一点关系都没有,战争压根儿就影响不到他那边。瞅着秦朝都灭亡了,赵佗干脆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南越国。
汉朝实现大一统之后,两边的关系忽好忽坏的。到汉武帝那时候达成了统一,南越就又归中原统治。
打那之后,两方就一直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的。后来宋朝宣布独立,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时候,大宋自己也忙得很,中原内部的那些事儿就够让他们头疼的了,根本没精力去管南越那边。于是,南越就这么独立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
朱棣大半辈子都在马背上。他跟汉武帝一个样儿,哪能容忍周边有国家自己独立存在,直接就出兵把人家给拿下了。虽说这算是统一了,可在这当中差不多有近千年的历史,那些地方一直都是独立的,就现在而言根本没法完成统一,到最后只能就这么算了。
但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都处于盛世。就拿清朝统治时期来说吧,安南内部就发生了战乱,那的统治者昏庸得很,啥都干不了。这和中原的情况差不多,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军直接推翻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到乾隆统治后期,安南那边的局面差不多稳定下来了。阮岳登上皇位,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你想,好战的乾隆哪会放过这个机会?乾隆一知道这事儿,马上就出兵了,去帮着安南镇压农民起义,也就是去镇压阮氏的那些农民兵。
可惜,原先的皇族黎氏就像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乾隆都派人去帮他们了,可还是被阮氏打得一败涂地,结果就让阮氏取得了统治权。瞅着事儿都这样了,乾隆也不挣扎了,给阮氏的西山政权赋予了正统地位。
农民起义嘛,肯定不会只有一支部队的,镇压起义的军队也不可能只有一支。就在这个时候,广南地区有个阮氏,就是旧阮,他联合前朝的旧臣组建了一支很厉害的军队,打算推翻西山政权。
旧阮的领袖就是阮福映。两边的战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之前虽然打不过西山政权,可旧阮还是有些家底的。而且这个首领阮福映,那可是相当有本事的人。
嘉庆九年,阮福映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才把安南的大权握在手里。他建立国家,登上皇位,还称了帝,把年号改成了景隆。这么一看,阮福映也算是个国君了。不过,他占的地儿特别小,跟中原大陆比起来,那可差得远。
所以,他想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固的话,就必须得得到清朝的认可才行。阮福映可机灵着,不但主动提出要跟清朝建立藩属国关系,还在一些小事情上讨清朝的欢心。嘉庆心里一直有个事儿,那就是影响海上贸易的海盗问题。
于是阮福映就顺着嘉庆的喜好来,把他们逮到的一些海盗交给清朝官员去处理。嘉庆还是挺容易讨好的,就因为这事儿,嘉庆对他感觉挺好,还夸了他几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阮福映就向嘉庆上奏章,打算给自己的国家改个名儿。
毕竟自己接手统治后,这国家就算易主了,名字也得换。思来想去的,他想到了一个很棒的名字——南越国。大家都知道,南越国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还统治了差不多近百年。要是能用这个名字,那可算是个好兆头。
可他没想到,他原以为是十拿九稳、板上钉钉的事儿,结果嘉庆直接就给驳回了,不但驳回,还把嘉庆给惹生气了。改个名字而已,又不是啥天大的事儿,嘉庆咋反应这么大?
这就得从前面提到的南越国赵佗说起了。当年赵佗统治安南,之后建立了南越国。不过,早在这之前南越国就已经存在了,它的领土那时候更宽广,广西、广东两省还有周边的一些小部落都在其范围内。
那阮福映今天用南越国这个名字是啥心思?他是不是也在打大清领土的主意?是不是想让嘉庆把这些领土都给他?在嘉庆眼里,这纯粹就是狼子野心,他想用改这个名字来表明他对大清领土有野心。
赵佗当年可不甘心就这么维持现状。他本来就是个将士,是有军事能力的。赵佗还做过扩张疆土的事。阮福映把国名改成南越,难道是因为他也像赵佗一样有扩张领土的心思吗?
各种情况凑一块儿,嘉庆不但没答应阮福映的更名请求,反倒觉得被冒犯、被挑衅了。这边请求被驳回后,阮福映心里特别惶恐,他担心自己再取啥名儿又触犯嘉庆的忌讳,就说让嘉庆给他们赐个名儿。
嘉庆稍微想了一会儿,就在纸上写了“越南”这俩字。他把“南越”这俩字的顺序给换了一下,让“越”字在“南”字的上头。这么一换,意思一下子就不一样了,还带着一种警告的意思,“越南”嘛,就是越过南边的意思。
虽说这名字远不如之前的南越那么霸气,可就算已经建国了,越南的实力和大清比起来那也是差了老远,它根本就没反抗的份儿,于是“越南”这个国号就这么一直沿用到现在,到今天他们还在用着。
越南就在中国旁边,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那可是中国的好朋友。咱们中国给了越南好多支持,帮他们把侵略者给赶走了。可后来,越南摇摆不定,竟然跟中国作对起来了。要知道,千百年前越南要么是中国的领土,要么是中国的藩属国,就它这样,怎么可能打得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