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东:放弃国外300倍高薪,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

小鹏学长 2020-10-18 23:59:57

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关注分享一下哦!

文/李鹏森

现代中国天文学家梦想得到的大型射电仪器,对于探索更远距离的宇宙、天体运动的精确探测是必不可少的。

而1993年的中国,只在北京、上海等地建造了40米、2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如果要用大口径无线电,中国天文学家只能去美国,欧洲,只有那里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口径无线电望远镜。

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最辉煌的一门学科,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只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曾经”,它停留在“古代中国”。

在当代天文学领域,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在装备不足、技术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几乎是可以做到的。

为改变现状,扭转颓势,为超越弯道, FAST拔地而起,横空出世。

它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该系统主要由主动式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持系统、测控系统、接收机和终端系统和观测站几大部分组成。

如果按照500米口径,世界杯赛的标准足球场面积大致是7140㎡,天眼大概有27个足球场那么大。

在灵敏度和综合性能方面, FAST是世界上最好的望远镜,它比发现引力波、被评为20世纪人类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提高了大约10倍。

根据这一理论, FAST可以接收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其距离接近宇宙的边缘。

而这个经天纬地的大国工程的总设计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南仁宫老先生。

南仁东生于1945年的吉林省辽源市,自幼学习成绩优异。18岁时以高考平均分98.6分(满分100)获得吉林省理科状元。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一九六八年,南仁东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遇上特殊时期,便到东北一家电报厂工作,一九七七年底才考入中国科学院,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984年,南仁东利用国际上长基线网络,对宇宙活动的星系核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主持并顺利完成了欧洲和全球十余次观测,成为当时天文界数一数二的科学家。

天文界的泰山北斗,由于声名显赫,曾经收到过美国、日本天文界的橄榄枝,给他的薪水比国内高出300多倍。南仁东心里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因此他对科学作出了坚决的否定,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知道此时祖国需要他,自己必须回去报效祖国!

那时候,没人会觉得南仁东会放弃海外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上,他毅然选择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这即使他的知识大大增长,又为以后在“天眼”项目中积累知识作了准备。

出席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大会的科学家们于1993年提议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便在大环境改变前接受更多来自外层空间的信息。

会后,南仁东和他的同事商量中国也要造一个,但当时的中国,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技术支持,连建设基地都没有头绪,大家打心底里不看好南仁东的提议。

在他60岁的时候,从1994年到2005年,他最终确定了独特且最合适的台址,可以说,这只是第一步。由于国家资金不多,南仁东只能自己出去拉赞助,找合作伙伴,这位已经过了耳顺年龄的老人拿着相关资料在世界各地推销他的 FAST项目。

在2006年被推荐为国际天文学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主席,在南仁东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吸引了20多个合作单位。

之后从1994年到2005年,他一直在努力争取最佳的选址。有志之士,他在云贵高原那独特的喀斯特洼地上找到了最好的位置,最后“天眼”建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沟深山里。

南仁东在2006年为“中国天眼”申请立项。在2007年国家批准南仁东申请后,“中国天眼”正式立项。2011年,“天眼”工程正式开工,项目进展到这个阶段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南仁东却感觉肩上的重担更重了。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正是这段时间来的不容易,他希望能做得更好。南仁东将与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有关。

在他心中似乎装了一个世界,古语说“术业有专攻”,他却一无所知。天文,力学,金属工艺,绘画,无线电,更别说无线电了,无论施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帮忙解决。并且在施工现场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一刻也没有放松。

小螺丝钉从钢架上拧下来,到高处打穿套管,再到调整设备,他样样都会,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仍然这样努力!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个花费了南仁东20多年心血的大项目,终于在2016年成为现实!这一“天眼”是南仁东一生的愿望。

南仁东先生为中国造了天眼,自己却很快闭上了眼睛。由于工作过度,他整夜都在赶工,经常工作到凌晨,所以事情都得自己处理。别人不是只知道力学,不知道工程,不知道天文学,不知道无线电,就是只知道他,什么都知道。二十多年日日夜夜的劳作,使他实在疲惫不堪。得了肺癌后,第一次动手术后声音嘶哑,腿脚无力。

南先生说:“我说不出什么高尚的追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想。男人总要有面子的吧,你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这不算什么。尤其是我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吹牛,我也要负点责任,”我的梦想,是自食其力,甘愿做块奠基石。

在22年如一日的日子里,他克服了生活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终于胜利地返回祖国,创造了奇迹。南东对“天眼”的爱护,使他与他所工作的每一个工作者都能一目了然,“时代楷模”这一荣誉对南东来说,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从古到今,我们仍然记得“二弹元勋”邓稼先,记得“导弹之父”钱学森,虽然他们离我们很远,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影响着我们。还应牢记南仁东等科学家为祖国、为人民所作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也时时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科学工作者和普通民众,他们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一生。

0 阅读:13

小鹏学长

简介:小鹏学长,传播正能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