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反对而反对!中科协为美国载人登月辟谣,竟被批改名美国科协!

霞霞看点 2024-05-24 11:07:03

最近,中国探月计划第三阶段的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没能把一件事说清楚,这件事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对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怀疑。

中科协旗下的“科学辟谣”账号,又一次出面澄清了这件事。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裴总说的阿波罗盆地,是根据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来的,但事实上,这两个项目却是在月球的两个侧面,这也就意味着,大家对这个项目的关注度并不高。

回顾2018年,科普中国网站就美国登月事件做出了详尽的解释,解答了美国国旗为什么能在风中飘扬,宇航员的影子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宇航员的身高差距和投影问题,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是不是真的?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已经对此进行了驳斥。“这是一项涉及到数十万人的工程,很难作假,我相信阿波罗登月是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贾阳说道。

通讯专家们用奥卡姆剃刀的理论做过很多次科普,虽然被网民们骂得狗血淋头,但他还是无奈地说了一句:“没办法治愚蠢的癌症”,然后就退出了这场争论。

除此之外,欧阳院士也曾经向 NASA的官方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然而 NASA却是一脸高傲地拒绝了他的建议,认为美国之所以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完全是因为美国人确实有这个能力。他说,对美国登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可以说是一次科学普及,而这样的疑问也为 NASA获得更多资金提供了基础。

从广义上讲,“为敌而战”并非单纯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但是应当指出,诸如前苏联和中国这样的技术强国从来没有公开地否定过美国的登月行为,这一点就足以驳斥这些阴谋理论。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盛行,助长了某些人利用反美情绪来获得流量与收益,其结果只能是危害我国的总体形象与公众的科学素质,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而非盲目的、情绪化的。

在这一片情绪上,司马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打着“反美”的旗号,在网上散布各种虚假的消息,博取关注,博取流量,最后被误导的人反而成了受害的对象。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会削弱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评判的能力。

在信息环境日趋复杂化的今天,应更多地关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学生的真实信息传播。只有具备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独立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抵御不实信息对大众的冲击,构建一个健全、合理的社会氛围。

0 阅读:2

霞霞看点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