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干的?美“毒气火车”脱轨后,又一“有毒卡车”翻车,白宫却失声了

历史说不完整 2023-02-16 00:01:59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眼下,估计美国最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当地时间2月3日晚,美国俄亥俄州一列载有大量有毒化学品的列车突然脱轨,引发剧烈火灾,滚滚黑烟升腾而起,几乎笼罩了方圆10公里。

由于火车上载有大量化学品,火灾无法以常规方式扑灭,并且随着火灾持续,5节装载有毒气体氯乙烯的车厢还面临着爆炸风险。为此,当地应急部门在6日表示,将对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

很显然,这个所谓的“受控释放”又是美国发明的一个新词汇,至于本质,就是为了防止爆炸,主动将车厢内的有毒气体进行排放,并且还是就地排放到空中。为此,事发地数千名美国民众不得不被紧急撤离。

目前,由于被“毒云笼罩”,当地已经出现了大量动物死亡事件,包括溪流中的鱼、青蛙,林中的狐狸、土狼,以及被饲养的家禽等等,就连当地居民也出现头晕、呕吐、恶心等情况。

但讽刺的是,美国官员却一再反复告诉当地居民,空气质量是安全的,水源也没有受到污染,呼吁民众重返家园,但民众并不买账,纷纷表示要离开事发地。

很显然,美国官员这是有意淡化事态影响,从而避免被问责。但事实表明,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危急和严峻。

1,这列“毒气火车”上究竟搭载了多少有毒化学品,至今都没有明确信息,美国官员与涉事公司都拒绝给出具体名单,理由是“他们自己也不确定”。

很显然,这是一个可笑且让人无法信服的理由,如此重要且数量庞大的化学品要运输,怎么可能没有具体清单,估计涉事方不是无法公布,而是不敢公布。

目前,美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称,除了已经公布的氯乙烯之外,脱轨列车上可能还载有乙二醇单丁醚、丙烯酸异辛酯、异丁烯等更加危险的有毒化学品。

也就是说,这列脱轨列车所蕴含的“毒性”,远比想象中要重。

2,当地美国官员发出的“一切无恙”表态,根本不可信,除了已经能清楚看到的大量动物死亡和居民出现不适症状之外,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卡吉亚诺表示,这次事故相当于“用化学品毁了一个小镇”,未来5到20年内,当地人中将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由此可见,此次事故之严峻程度。

3,相比事故的严峻与危险程度,更让人感到失望且担忧的,是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与漠然。

一来,该事故发生后,当地各部门一直没有合理应对危机,是导致情况恶化、最终“毒云笼罩”方圆10公里的重要因素。

二来,事故发生后,美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却在13日大谈自己的政绩,对俄亥俄州事故闭口不谈,更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和调查,直到引发各界批评之后,布蒂吉格才在14日表示,将采取适当措施应对该事故,而相关事故的初步报告更是要到30天内才能公布。

并且,白宫方面从事故发生至今,也一直处于“失声状态”。

三来,比较罕见的是,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对于这一严峻的毒气泄漏事故的报道也是甚少,仅有零星几篇报道,这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很显然,美国政府在应对此事时,想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现实却很残酷,这起事故的危险程度远超想象,美国方面继续拖沓、不作为,不仅无法掩盖此事,还将带来更多危害与危机。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俄亥俄州“毒气火车”一事还没解决,美国又发生了一起悲剧。

当地时间14日下午,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辆载有液态硝酸的卡车在公路上发生撞车和侧翻,并导致危险物质泄漏,目前事发地道路已被封锁。

几乎同时,当地安全部门已向事发地附近居民发布紧急警报,要求人们尽量远离事发地,并关闭门窗,以及任何吸入室外空气的机器,例如空调和加热器。

据悉,硝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并且挥发后同样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环境污染。对于这一情况,当地执法部门除了发布紧急避难警报外,同样没有明确说明此事的危险等级,而白宫也依旧处于“失声状态”。

对此,怎么看?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美国“毒气火车”脱轨后,“有毒卡车”又翻车,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巧合。

一方面,这反映了美国在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应对相关事故的严重问题与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与“轻视”,是导致危机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接连2场惨烈事故发生,美国方面应当有所警觉,并积极采取行动避免危机恶化和类似危机发生了。

第2,“谁干的?”

目前,两起事故发生,美国相关部门都没有透露事故原因,也没有给出任何可能性,反而是在主动“掩盖”这些事故的发生,这无疑加大了外界对事故的疑问与猜测,并执意这些有毒化学品的运输目的究竟是什么。

总之,在具体调查结果出来前,谁也不知道是“谁干的”,但不论美国当局如何掩盖,都必须给美民众一个交代。

3,事故发生后,白宫先后陷入“失声”状态,美交通部长还沾沾自喜地吹捧自身政绩,这无疑又将成为拉低民众对拜登政府好感的一个重大事件。

尤其是2024年总统大选已经开启,拜登政府频繁搅动国际局势,却对国内通胀、经济、社会等危机视而不见,或将令拜登的支持率继续“跌跌不休”。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若拜登无法有效应对国内危机,迟早会遭到美民众的联手抵制。

究竟何去何从,接下来,拜登确实得三思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