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人和银行的终极博弈

地产情报轰炸 2023-10-11 15:48:05

最近地产圈有两件大事频繁上热搜,引发了全网热议。

01

第一件事是关于贷款年龄放宽。

为了挖掘一切潜在客户,把贷款发放下去,银行奇招频出,买房贷款年龄突破上限,内卷地非常厉害。

先是杭州的银行把贷款年龄延长至75岁,突破了长期以来70岁的大关,打响了第一枪。

随着而来的是,成都延长到90岁,北京有银行更是可以放宽到95岁,这还不是银行的底线,南宁的银行推出了最高房贷年龄到100周岁的贷款(注:实际都是子女接力贷,借用老人的购房资格)。

“百岁贷”重出江湖,令大众愕然。

第二件事是关于提前还贷。

2023年提前还贷成了一股风潮,还款人数之多,款项之大,前所未有。

因此,银行造成了长时间还款排队和需求大量积压,很多居民的还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而部分银行变本加厉,为了限制提前还款,关闭了线上申请、还款渠道,人为增加困难,导致网上怨声载道。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思考很值得玩味——银行想放款,买单的人却很少,贷款人想还款,而被重重设阻。

一时间,银行和买房人成了互相较劲博弈的对手,双方互相较劲,不仅是关乎各自利益,同时也左右着楼市的复苏。

这背后到底存在什么样深层次矛盾?楼市又会何去何从?炸天团给你从各个角度来剖析。

02

首先从银行的角度,拼命放款和不接受提前还款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利息最大化。

于银行来说,房贷是最优质的产品,比企业贷信用贷消费贷都安全且利息多,即使贷款人不在了,剩下的贷款也要还,不然房子就拍卖,无论什么结果,都是银行乐见的。

很多提前还贷的人,是在楼市兴旺的时候,也就是利率5-6%上车的,他们提前还贷,显然会让银行失去5、6个点的收益。

而且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银行不仅要吃房贷利息,还会把房贷当借条卖给公司(也就是次级贷款),从中也会有2-3%的利润。

倘若提前还贷的金额变大,意味着这些利润都会付之东流,进而影响银行整个现金流动,比如员工资发不出去、贷款商户资金无法周转,甚至是导致银行破产等。

从宏观角度来看,提前还款会造成银行的问题,最终导致更大的金融经济问题。

银行的理想状态是:既让老用户在高息站岗,又通过低息来吸引新用户,如此一来钱赚到了,风险也规避了。

更重要的是房子都卖出去了,国家放的水流进房地产,推动上下游供应链发展,一石二鸟。

所以,银行预测会在需求端持续发力,大范围地放开3.8%甚至更低的利率,把贷款年龄放更低,以此来刺激信贷,直到楼市真正复苏。

03

而从购房者来看,在2020、2021年高位上车的人群非常多,存量利率也过于高了,在预期不足的当下,提前还贷是最优解。

众所周知,房子有居住和金融两大属性,现在房子溢价大部分来自于金融属性。

当下楼市还在筑底,复苏反弹迹象并不明显,导致大众对房子涨价的信心严重不足,这个从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中可以看出。

2023年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较上年同期(7424亿元)减少超5000亿元,而1月份的人民币存款则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

说明大家依然对楼市预期不足,对比投资,存钱更有安全感。

如此一来,房价一直不涨,那意味着贷款买房的人一直在亏钱,之前借来的钱产生不了增值,那最好的方案就是还掉钱,缩减投资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住房自有率超过90%的中国,首套首贷的刚需人群正在肉眼可见的变少,而老用户忙着去还款,改善市场需求乏力,凭着当下刚需客户的热火,很难把场子气氛烘托起来。

上面如果迫切想救市,不仅要让利给新用户,同样也要挽住老用户的心。

比方说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银行让利,减少收入,这样老用户也不会扎堆提前还款,有闲钱去置换改善。

又比如说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放松严格“认房认贷”政策,释放一大批置换购房者需求,让改善群体买房能享受和首套一样的低首付、低利率,这样才是刺激楼市的终极大招。

在官方和买房人的相互博弈中,天平究竟会倒向哪一方?楼市的金三银四要来了,马上见分晓。

还没关注?

0 阅读:0

地产情报轰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